時間:2023-03-13 14:38
來源:中國水網
2023年3月11日上午9:00,第六屆錢易環境獎獲獎者學術成果報告與頒獎會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舉行。
(圖為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及獲獎學生、志愿者集體合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教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研究員、住建部城建司原副司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張悅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沈珍瑤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孫德智教授、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溫東輝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書明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吳靜研究員、席勁瑛副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黃霞教授、梁鵬教授以及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成員文湘華教授、李瑞瑞老師、張凱琴老師現場參加了本次大會。本次會議不僅邀請了獲獎學生到現場參會,還開通了線上會議,讓更多關心環境獎與環境事業的老師和同學分享獲獎同學的精彩報告與會議精神。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教授在線上全程參加了會議并發表了簡短講話,祝賀所有獲獎人員,為環境獎已經普及到全國所有行政區域尤其是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全國的廣泛關注感到高興,同時對在場的評委老師表示由衷感謝,希望大家能夠更加努力,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得更好。
(圖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書明教授)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書明教授致辭,首先歡迎評委老師和獲獎者的到來。贊揚錢易獎學金的設立在激勵青年一代學習與傳承錢老師心懷祖國、勇攀高峰;嚴謹治學、追求真理;潛心研學、淡泊名利等高尚情懷與工作態度方面發揮了積極與重要的作用。鼓勵青年學者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全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為實現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的環境保護不斷做出努力。
(圖為清華大學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文湘華教授)
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的文湘華教授介紹了錢易環境獎的評審流程和本屆申報與評審的基本情況。評審委員會共收到有效申報材料209份,經過初評、函評、會評三輪評審,確定了一等獎5名、二等獎12名、中學生個人獎2名,中學生團體獎3個。
(圖為王浩院士)
王浩院士作為學術成果報告會主席主持答辯,5名一等獎獲得者分別匯報了自己的學術成果。趙陽的匯報題目是“鈦酸鋇基壓電陶瓷膜的構建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周卓的匯報題目是“單一古菌降解石油烴產甲烷”。褚建文的匯報題目是“我國塑料全生命周期核算及減廢降碳協同調控研究”。姜宜萱的匯報題目是“環境空氣污染與溫度對我國成人心血管疾病和嬰兒早產的影響”。柳濟琛的匯報題目是“光盤打卡全民公益行動”。幾位同學的報告精彩紛呈,既包括原創性的科研發現,也有關注新污染物風險與管控策略的研究成果,以及積極踐行環境公益行動并取得廣泛關注與成效的工作報告,得到了與會專家與老師同學的熱烈掌聲。在特等獎評選投票環節,現場12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特等獎評審委員會成員進行了無記名投票,計票結果顯示,未產生票數過半者。根據錢易環境獎評選規則,本屆不產生特等獎獲得者。在宣布這一結果時,王浩院士強調,近年來,錢易獎學金獲獎同學的科研成果水平越來越高,今年的一等獎答辯更是難分伯仲,沒有評出特等獎代表著優秀者的優秀。
(圖自左向右沈珍瑤教授,張悅理事長、褚建文、柳濟琛、姜宜萱、趙陽、周卓、王浩院士、宋永會研究員、劉書明教授)
來自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等獎獲得者姜宜萱同學發表了獲獎感言,她介紹了環境衛生學在識別環境危險因素及確保人群健康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并對指導老師和評委老師表達了感謝。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呂一錚同學和沈陽市第二中學環境社團的沈國熙同學分別代表大學生和中學生發表了獲獎感言。他們回顧了自己從事環保事業的路程,并表示將繼續保持初心,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會最后,文湘華教授宣讀了錢易院士的賀信。錢老師希望獲獎同學在獲獎后不忘初心、繼續奮斗,為中國和世界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次大會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指導,錢易環境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承辦,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博瑞德(南京)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桑德集團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支持。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