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1-25 09:40
來源:清氣團l固廢展望
今年11月初,《紐約時報》發布長篇調查報告,揭露印度垃圾焚燒廠在官商勾結下,為追求超額利潤,肆意逃避監管,長期刻意不開啟任何凈化設備和環保處理設備,讓煙氣直接排放的真相。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每天產生約 11,500 噸城市固體廢物 (MSW),其中約 7,400 公噸用于 垃圾焚燒發電廠。該市目前有四座垃圾焚燒發電廠(WTE)正在運營,分別位于 Bawana(日產能 2,000 噸)、Tehkhand(日產能 2,000 噸)、Okhla(日產能 1,950 噸)和 Ghazipur(日產能 1,300 噸),也是印度現有依然保持運營的少數垃圾焚燒發電廠。
不過,這些垃圾焚燒廠卻遭到當地居民的普遍反對,因為他們焚燒產生的煙氣,從來不經過任何環保設備控制和任何煙氣凈化處理,長期處于濃煙直接排放狀態,幾乎與露天焚燒沒有差別,周圍的社區居民,無論身價貴賤,都長期遭到身心毒害之苦,令人發指。
01紐約時報調查揭露焚燒廠官商勾結連
長期印吹不停的《the newyork times》(紐約時報)都看不下去了,在今年的11月初,發布了長篇調查報告,揭露印度垃圾焚燒廠,如何在官商勾結下,為追求超額利潤,肆意逃避監管,長期刻意不開啟任何凈化設備和環保處理設備,讓煙氣直接排放的真相。
《紐約時報》的調查發現,投訴最多的Okhla項目,身處新德里的市中心,周圍是人群密集的社區和學校,印度幾所知名大學,包括Fortis Escorts 心臟研究所,亞洲最大的心臟病醫院之一,是印度最受追捧的高檔人群社區,甚至還有一家法拉利專賣店。聚集人口數超過一百萬。
生活在Okhla周邊的居民,每天都生活在噩夢中,眼睛刺痛,持續性偏頭痛,咳嗽時流出黑色唾液,呼吸淺而困難。流產的發生率上升,皮膚出現病變,空氣凈化器和霧化器已成為許多家庭的常備使用設備。因為每天,Okhla項目煙囪里噴出的黑煙,像臟雨一樣從天而降,覆蓋了停放的汽車、陽臺和操場。
Okhla項目,由印度最大的家族商業巨頭企業——jindal group負責經營,也是全球知名的包裝薄膜、可再生能源、鋼鐵等產業集團。
jindal家族是印度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業務范圍從澳大利亞和南非的煤礦到俄亥俄州和德克薩斯州的鋼鐵廠。家族在整個南亞大陸也手眼通天,曾于 2015 年促成了莫迪與巴基斯坦總理之間的罕見會晤,許多家族成員則代表莫迪的政黨,在議會任職。
jindal家族帝國在前政府時期,與德里簽訂了垃圾焚燒項目的協議,并且繼續對現任總理莫迪施加影響,最終促成項目落地。
jindal交租與德里地方政府的合作,相當簡單:運營該工廠的jindal公司獲得土地,并接受政府提供 200 萬美元的補助,來建設該設施。德里市政府向該工廠提供垃圾焚燒,然后將電力賣回首都電網。
Okhla項目的現任和前任工人向媒體爆料表示,垃圾焚燒煙氣排放所需的很多環保和安全操作,其基本步驟從一開始就被忽略了,原因很簡單——為了削減成本,工廠本質上就是露天垃圾焚燒。
“該工廠從未受到監管,政府也知道這一點,從紙面上看,它看起來沒問題,每天都在燃燒數噸垃圾,但它卻在殺人。”Okhla的離職前經理 Aggarwal 告訴媒體,為了省錢,基本的安全和環保措施經常被忽視,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未經任何環保處理就噴涌而出,每日都噴涌彌漫在醫院、學校,甚至法拉利經銷店的熱門街區。
Okhla項目的環評文件,雖然規定禁止將飛灰和爐渣傾倒在居民區,但實際上,企業運營的時候卻罔顧這些規定,長期以來,Okhla項目的飛灰和爐渣都通過敞篷卡車,將其 運送到首都郊區的貧困社區,露天進行傾倒和堆置。
從2019年到2023年,《紐約時報》在Okhla項目周圍,收集了約150個空氣和土壤樣本,結果顯示重金屬含量令人擔憂,大大超過了安全標準。政府的內部文件更顯示,Okhla的二惡英排放超出標準十倍甚至百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工程中心教授Bourtsalas ,于 2017 年參觀了 Okhla項目,對這個項目刻意削減相關污染排放控制,所需的許多基本預防措施,感到震驚。
“我對所看到的情況非常擔憂,”Bourtsalas教授 列舉了工廠忽略的一系列防止有毒排放所需的物質和步驟。“當我問他們為什么不使用環保設施或凈化材料來凈化煙氣時,他們說他們有時會用,也許每兩周一次,以節省資金,”
《紐約時報》發現,表面上政府也在監管該工廠,以確保其安全運行,但實際卻私下串通,包庇非法排污行為。
離職前員工爆料表示,Okhla項目經常在政府環保檢查到來之前,就得到警告,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監管機構到來之前,啟動必要的安全環保設備和措施,做做樣子,讓垃圾焚燒流程,看起來好像一直按環保規矩運作。來檢查的政府官員,也心領神會,讓項目過關。
離職的前項目經理Aggarwal 說:“我們會收到污染委員會的通知,說他們要來,然后開始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減少排放,但我們從來沒有正常使用過”。
Bourtsalas、Aggarwal 和兩名前高級員工還爆料稱,項目的高級管理人員,一直在偷工減料以節省資金,甚至會經常停止購買足夠的煙氣凈化材料和藥劑。
02印度政府監而不管,甚至通風報信
印度政府也曾經給予Okhla項目一些處罰,例如印度最高環境法庭國家綠色法庭在 2015 年的一項裁決中發現,奧卡拉工廠發布的數據“似乎不能代表實際排放量”。兩年后,法庭再次裁定該工廠繼續違反規定,但允許其繼續運營。
2020 年 ,印度環保部門發現Okhla排放的二惡英和呋喃排放量是允許限值的 10 倍。即便如此,政府仍繼續押注jindal帝國,承諾向其提供約 1250 萬美元的政府補助,用于在首都建造第二家工廠——并以大張旗鼓的政治宣傳支持它。
垃圾焚燒清潔發電廠,原本是一項既能夠提供清潔能源,又能夠快速實現垃圾減量,杜絕垃圾圍城的廢物管理解決方案。但印度政府的奇葩操作和家族帝國企業的壟斷黑箱經營,讓印度的垃圾焚燒項目,肆意逃避監管,為賺取更多利益,竟然拒絕污染排放控制設備的使用,極其忽視煙氣凈化的正常投入,幾乎是以零環保的直排方式,并惡意污染環境,對附近社區的健康和生計造成了嚴重影響。
這樣的惡心操作和惡意污染,進而加重了印度公眾對垃圾焚燒清潔發電技術,這原本是環保最佳技術的惡感,更強烈的反對各種垃圾焚燒技術進入印度。
這也進一步讓印度陷入垃圾埋不下去,垃圾焚燒廠建不起來,垃圾圍城現象和垃圾露天焚燒現象日益嚴重的惡性循環中。
03這樣的項目在中國活不過24小時
中國的垃圾焚燒清潔發電,卻呈現出與印度迥然不同的局面,截止目前,中國目前擁有超千家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2100多臺垃圾清潔焚燒爐,每臺爐子都必須安裝最先進的煙氣凈化設備,許多項目的凈化水平,甚至已超過歐盟標準,達到和接近超凈排放標準。
中國環境部門,遵循實事求是的精神,采取全球領先的全過程排放信息公眾參與強監管模式,針對垃圾焚燒清潔發電廠,實施了基于“裝、樹、聯”的相關監管政策,形成了全球最為創新也最為嚴格的在線公開監督體系。
2020年1月1日,全球首次上線的中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公開平臺”,讓14億中國人及全球中文世界,都可以24小時實時監督全國近1000座垃圾焚燒廠(2132臺焚燒爐)的氮氧化物、顆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化氫每日排放數據,以及可能影響二噁英排放的爐溫數據。同時,在線數據可以作為執法依據,生態環境部門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處罰或警告,處罰金額也相對較高,有足夠的震懾力。
超嚴格的管理監督和高科技的使用,讓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在不斷取信于民,降低公眾鄰避情緒的同時,也不斷降低排放,不斷減少對環境的次生污染。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處理模式,讓中國提前規避了大量垃圾如山的生態隱患,成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成長歷程中,唯一成功跨越垃圾圍城生態陷阱的國家。原本可能橫亙在各大中城市之間的垃圾山,被提早消滅,讓全國各區域城市群,在連片規模化開發的進程中,再無后顧之憂。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