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30 10:02
來源:河南省政府
(十四)強化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進一步拓寬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渠道,在符合環境質量標準和要求前提下,在建筑領域推廣應用綜合利用產品,暢通井下充填、生態修復、路基材料等利用消納渠道,促進尾礦、冶煉渣中有價組分高效提取和清潔利用。加大復雜難用工業固體廢棄物規模化利用技術裝備研發力度。推廣種養結合、農牧結合等循環型農業生產模式,持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落實風電和光伏發電企業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推進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廢棄物循環利用。(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推動工業資源高效循環。深入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企業內、園區內、產業間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工業余壓、余熱和廢氣、廢液資源化利用。加強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和結果應用。深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推進重點行業生產過程中廢氣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支持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及固碳技術模式探索應用。積極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
(十六)再生鋼產業鏈。結合培育壯大先進鋼鐵材料產業鏈,推動廢鋼回收加工產業鏈融合發展。完善廢鋼回收加工配送體系,擴大再生鋼鐵原料進口,推進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強化省內鋼鐵企業與廢鋼回收加工企業合作,完善“回收—加工—利用”產業鏈。積極發展新型電爐裝備,在符合節能降碳、環保、產業等政策條件下,鼓勵安陽、商丘、信陽、周口、濟源等地將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鼓勵利用現有冶煉企業公輔設施基礎,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邊布局符合節能環保和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的中小型電爐鋼企業,生產適應區域市場需求的產品,協同消納城市及周邊廢棄物。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控等政策。支持長葛大周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建設再生不銹鋼生產基地。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支持再生鋼制品提質升級,加快向先進金屬材料轉型,重點發展高品質特殊鋼、高端不銹鋼產品、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建成一批專精特新型高端高質再生鋼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商務廳、省政府國資委、省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再生鋁產業鏈。結合培育壯大先進鋁基材料產業鏈,完善廢鋁回收加工利用體系,以再生鋁原料在變形合金生產中的應用為重點,在鄭州、洛陽、焦作、許昌、三門峽、商丘等地布局一批高值化再生利用項目,完善再生鋁“回收—再生鋁基材料—精深加工”循環利用產業鏈條。支持再生鋁企業通過“鋁水直供”方式與下游先進鋁基材料企業形成項目配套,協同開展保級和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鋁的原料與終端產品比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再生鉛產業鏈。結合培育壯大先進合金材料產業鏈,完善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體系,發揮安陽、焦作、濮陽、濟源等地鉛鋅產業規模優勢,開發再生鉛火法冶煉和廢電解液資源化利用系統,提升再生鉛綠色回收水平。支持廢鉛酸蓄電池資源化利用企業采用再生鉛和原生鉛聯合生產模式,完善“廢鉛蓄電池—再生鉛—鉛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提高再生鉛中金、銀、銻、鉍、銦、鎘等稀貴、稀散關鍵金屬回收率。(省生態環境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再生銅產業鏈。結合培育壯大先進銅基材料產業鏈,加強廢雜銅回收體系建設,增強再生銅綜合利用能力,強化精煉銅供給保障,打造許昌、三門峽、濟源等再生銅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支持再生銅新材料研發和綠色產品制造,加快推動廢銅原料向附加值較高的銅加工材和冶煉端方向轉型發展。加強再生銅資源伴生金屬的綜合回收與利用,鼓勵采用火法冶煉工藝,對廢銅中含有的錫、鎳、硒、鉑、鈀等金屬進行富集再利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產業鏈。結合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引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與符合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等合作建設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貯存、轉運網點,提升動力電池生產中的再生鋰原料使用比例。擴大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規模,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在低功率電動車、電網儲能、移動通信基站儲能、家庭儲能等領域推廣應用。支持鄭州、洛陽、新鄉、焦作、平頂山、南陽、周口、駐馬店、濟源等地培育一批重點企業,推廣“物理破碎—濕法處理—再生利用”回收拆解利用技術路線,提升動力電池回收效率,推動鋰離子等有價金屬與正負極材料再制造、再利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交通運輸廳、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再生塑料產業鏈。結合培育壯大化工新材料產業鏈,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鼓勵回收利用企業應用規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回收分揀技術以及不同品質塑料廢棄物梯級回收利用技術。支持鄭州、洛陽、平頂山、安陽、新鄉、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濟源等地培育一批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企業,推廣廢塑料規模化“破碎—分選—改性—造粒”工藝流程,促進塑料廢棄物同級化、高附加值利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再生紙產業鏈。加大農業秸稈、廢紙等廢棄物回收利用力度,補齊造紙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引導鄭州、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漯河、周口、駐馬店等地依托重點企業構建“廢棄物—再生纖維—造紙”產業鏈條。開展廢紙再生紙生產關鍵技術攻關,推廣廢紙纖維分級、清潔脫墨、非木材制漿清潔生產等工藝、技術,提升再生紙供應水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