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11 09:22
來源:通源環境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近日,通源新能源旌德縣垃圾填埋場3.07213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旌德縣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該項目是通源環境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與環保板塊的協同發展,也是“環保+”賽道戰略的初步成果體現。利用垃圾填埋場進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復合利用,項目選址地理位置優越,日照充足,是建設光伏發電站的理想地點。
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預計25年運營期總發電量8250萬千瓦時,年均發電量330萬千瓦時,相當于年均減排二氧化碳約2970噸,減排二氧化硫減約4.95噸,粉塵減排量約9.9噸,相當于種植樹木約135000棵。不僅可以滿足區域內部分用電需求,還可以通過植被恢復,達到板上發電、板下生態治理的效果。同時也將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公司將繼續致力于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推動更多新能源+環保項目落地,為美麗中國和清潔能源的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垃圾填埋場裝光伏優勢
1、垃圾處理工作一直是我國實現“無廢城市”和“雙碳”目標的重要基石和重要途徑。安裝光伏后,垃圾填埋場可同時實現固廢無害化處理和綠色發電目標,對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2、垃圾填埋場通常位于邊郊地帶,空間相對寬泛,建設光伏設施可以緩解電網壓力,為電力需求高的地區提供備用電力。
3、以現有垃圾填埋場為載體,在廠區可利用空間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綜合開發光伏新能源,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4、垃圾填埋場布局建設光伏項目,可形成當地資源高效整合,合理布局、創新處理城市固廢的循環經濟示范形象,為當地建設“低碳城市”,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安徽通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通源環境(股票代碼:688679)專注于新能源領域的重要板塊,致力于推動傳統能源向綠色能源的轉型。業務涵蓋戶用、工商業、垃圾填埋場+光伏復合項目,風電、充電樁、儲能等,同時提供多場景光儲一體化應用解決方案。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