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上證報專訪薛濤:環保上市公司需跳出環保看環保

時間:2024-09-09 11:13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張問之

金鐸:《決定》提出“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環境治理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等特點,研發成本較高、投資回報周期較長,我們期待進一步加強政策一致性和穩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企業信心。瀚藍環境近年來積極參與綠證交易、碳交易等,旗下多個固廢處理項目已開展綠證申領工作,已核發約70萬張綠證。

薛濤:綠色理念、科技依托、法治和市場配置等,將對綠色低碳發展產生長期的根本性的影響。

徐欣:《決定》提出,“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相關標準體系的持續完善,有助于引導資金流向,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提高產品的市場透明度和可比性,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以及建立全球行業共識框架。其中,綠色低碳投資標準體系的新變化,可總結為“兩個趨同”“兩個延伸”:多層次市場間的標準協調與趨同,法規強制性與主體自愿性的趨同;體系建設在產業價值鏈上的延伸,議題實質性從財務層面到影響層面的延伸。

“碳排放雙控”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上海證券報:《決定》提出“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這一部署有哪些重要意義?

李毛:能耗雙控聚焦能源消耗的總量控制和強度降低,碳排放雙控則側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控制和強度降低。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不僅徹底打破了能耗雙控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和能源化工產業的約束,而且能夠更好地服務“雙碳”戰略,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全球范圍內形成零碳經濟競爭新優勢。一方面,可以倒逼地方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和產業扶持等政策,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替代能源、礦產等傳統生產要素,形成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推動經營主體調整經濟行為,激發綠色發展內生動力。

劉培勛: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是“雙碳”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前置性制度變革,有助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近日,北方稀土發布綠色低碳管理工作指南,通過對節能降碳工作實施標準化、常態化和實用化,積極打造稀土行業節能綠色低碳發展標桿企業。

何昌福: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須創新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包括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制定碳排放標準和監管機制等,從而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這對碳排放密集型行業影響深遠,企業應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強度。同時,也將促進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金鐸:實行碳排放雙控,將在全社會范圍內更大力度地推進碳減排工作,需要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更廣泛的社會參與。同時,相關措施更合理、更科學、更精準,綠色能源的使用占比將在整個社會經濟層面有所提高,引導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源,實現企業生產全鏈條的低碳綠色化。這也將倒逼企業采取更加低碳的技術、工藝和集約化的治理模式,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環保行業應抓住這一轉型機遇,從無害化向資源化、能源化發展。

薛濤:碳排放雙控對能力建設、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產業界要有充分的認識。

科技創新推動綠色轉型

上海證券報:從您所從事的行業來看,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有哪些著力點?

李毛:具體到煤炭化工領域,要持續做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水平保護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科學降碳,增強綠色發展韌性。二是精準減污,厚植綠色發展底色。三是縱深擴綠,繪好綠色發展藍圖。四是聚力增長,更新綠色發展氣象。以縱深擴綠為例,擴綠不是簡單地搞綠化,主要體現在綠色低碳轉型的力度、速度和成效上:把鏈條做優,圍繞生態鏈布局產業鏈,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不斷推動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把項目做新,確保項目起步就是綠色,落地就實現近零排放、效益最大化;把產品做綠,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各環節、全過程,提升含綠量、含新量,降低含碳量。

劉培勛:一是加快研發和應用。公司自主研發萬噸級輕稀土碳酸鹽連續化生產工藝技術,較單級沉淀工藝電耗降低29%,廢水量降低34%,碳減排80%,已在多家企業應用,并入圍“原材料工業20大低碳技術”。二是建設綠色升級改造項目,推動稀土產業“向新逐綠”發展。三是加快產業協同。聯合開展綠色技術研發和攻關項目,共享研發成果和經驗,制定綠色低碳標準和規范,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督。四是推動稀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堅持以市場和需求為導向開發高端產品,提高稀土產品附加值;加強數智化建設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化謀劃,分層分類系統推動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打造“經濟高質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產業良性循環”的綠色稀土產業發展體系。

金鐸:一是加強技術創新與應用。持續投入研發,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綠色低碳技術,并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提升節能降碳整體效率。二是加強綠色環境權益的開發與管理。積極抓住機遇,推動環保業務與綠色環境權益的協同發展,把碳減排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三是促進固廢資源化利用。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深入推進循環再利用、深度資源化,從“外部成本業務”轉型為“價值創造型業務”,挖掘固廢資源化的產品利用價值與碳減排潛力。四是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利用已有的業務布局,積極在綠色低碳領域探索新的業務發展方向,如資源回收利用、環保服務的前移等。

薛濤:首先,跳出環保看環保,比如從工業制造業角度看環保,從化工、冶金等的生產工藝全過程來看環保,將一部分適宜的“無害化”轉為“資源化”,將末端治理改為全過程伴隨,甚至開發出某種新技術來實現環保企業的蛻變升級。其次,數智技術總體都會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環保企業也要積極運用它。最后,環保企業可以關注其下游客戶的集群現象,有的放矢,關注某類工業產業轉移或者升級的趨勢,提前布局。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