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10 09:4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陳偉浩整理
環境日當天,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以“垃圾焚燒廠‘吃不飽’,如何破局?”為題,報道了垃圾焚燒廠普遍“吃不飽”的現象,引起行業廣泛熱議。
6月20日,作為國內首家垃圾焚燒廠運營服務領跑者,西安涇渭康恒環境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亞軍在2024上海固廢熱點論壇上,以“垃圾焚燒廠高質量發展運營 ”為題,針對如何破局垃圾焚燒廠“吃不飽”現狀,提出了“三大”破局之策。
徐亞軍
運營為王的時代,康恒環境提出了“卓越運營”的理念,就是讓園區小循環融入到城市大循環,把基礎公共服務升級為高質量、高價值的服務,讓靜脈反哺動脈,讓城市綠色低碳。
徐亞軍表示,當前垃圾焚燒廠運營最大的痛點就是缺垃圾。據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垃圾焚燒廠“計劃內停爐”83467天次,甚至有部分焚燒爐停運時間超過半年。去除設備維修、技術改造、異常故障處置等停運外,仍有部分垃圾焚燒爐處于停運狀態。
垃圾焚燒廠超前規劃與原生垃圾源頭減量,成為垃圾焚燒廠“吃不飽”的主要原因,這也給垃圾焚燒廠運營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是新的機遇!
去年,康恒環境旗下某垃圾焚燒廠同樣面臨著“吃不飽”的現狀!但康恒環境通過調研及運營拓展,半年時間就將該垃圾焚燒廠轉變為了滿負荷運行的狀態。徐亞軍根據這次運營實踐總結出了三大破局之策!
破局一:依托“六化”標準化提升體系推動精細化卓越運營新模式
E20環境平臺為探索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以“六化”標準體系定義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方向和標尺。康恒環境依托“六化”標準化提升體系,從三個方面推動精細化卓越運營新模式。
一是技術賦能,用精細化和智能化打造高品質的產品。垃圾焚燒廠的精細化提升基礎是數智化管理系統,康恒環境數智化建設終極目標,是從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到備件供應鏈倉儲管理,再到運維人力資源管理,最終打造成行業的數智化標準。目前已在信息化管理、智能決策、預警平臺功能、數據智能采集/清洗、健康診斷、過程控制六大版塊實現了數智化的生產運營。
二是模式創新,用系統化和樞紐化傳輸高能級價值。康恒環境通過低碳靜脈產業園協同技術,將垃圾焚燒余熱供給污泥干化、餐廚發酵等板塊,并利用地域和政策優勢,探索移動供熱及供汽市場,積極發揮低碳靜脈產業園在垃圾處理與優質資源供給方面的優勢,反哺其他產業,推動綠色循環經濟,促進城市低碳轉型。
三是美好創造,用低碳化和社會化塑造高效能體驗。康恒環境從建設設計階段就考慮到節能減排的要求,在運營期做好人員培訓,降低物料消耗,持續做好節能體系建設,并通過環保宣傳教育、公眾開放日、社區共建、廠區外觀去工業化設計等實現變鄰避為鄰利。
破局二:綜合深度協同處置,彌補缺口,提高營收
徐亞軍強調,在垃圾焚燒廠的運營中,確保充足的垃圾供應至關重要,并重點闡述了垃圾焚燒廠綜合深度協同處置的理念。
一是業務深度協同。目前,康恒環境在業務深度協同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已成功實現余熱利用、廚余沼渣、生活污水廠污泥、一般工業固廢等多種廢物的協同高效處置,展現了其全面且精細化的廢物處理能力;
二是與政府實現管理協同。首先明確協同目標,再與政府共享信息和資源進行協同管理;
三是加強行業內的協作與交流,西安的垃圾焚燒廠會定期組織討論會,探討垃圾收費在內的各項議題,確保項目可以穩定運營。
破局三:探索性擴大經營服務范圍
徐亞軍表示,針對擴大經營服務范圍,主要是供熱供暖、廢氣、中水回用等。在供暖方面,康恒環境將為高陵城區經濟發展提供民生供熱服務保障,近期要將汽輪機改造達到90萬吉焦,以滿足高陵城區居民、黨政機關、學校以及商業機構等冬季采暖300萬平米的供熱需求。
西安高陵項目生產用水為高陵污水廠處理后的中水,年消耗中水量達到98.58萬噸。這一舉措不僅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還體現了康恒環境圍繞“綠色運營”的先進理念與實踐。
最后,徐亞軍強調,為促進行業的持續繁榮,搭建互助互贏的平臺也至關重要。比如,E20環境平臺,它不僅將眾多高品質、有實力的廠家和供應商匯聚一堂,加強了行業內部的合作與交流,更是實現了產品、信息、運營及資源的深度共享與共建。行業企業應充分運用平臺的力量,共同推動行業向著更加綠色、高效的方向邁進。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