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9 09:46
來源:華夏時報網
作者:劉詩萌
去年11月,《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115號文”)下發,宣告PPP模式進入了2.0時代。作為傳統意義上典型的重資產行業,以PPP為主要商業模式之一的環保行業在過去的近5個月里也感受到了新規帶來的冷暖。
3月下旬,天津創業環保股份公司發布公告稱,因115號文要求2023年2月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清理核查前未完成招標采購程序的項目以及后續新實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應按照指導意見規定的新機制執行,其與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的安陽市市政污水處理中心一期工程PPP項目正式終止。此前,河北、云南、安徽等多省都有項目因要采用新模式而暫停招標。
“新老劃斷”只是115號文所帶來的影響的一部分,其提出的使用者付費、特許經營、按效付費、強化監管、鼓勵民企投資等關鍵詞也在更深遠的意義上為水務、固廢等環保細分行業指明了方向。“這個文件是現階段水務行業最系統的制度,對行業的未來發展來說是基礎性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會重塑我們行業未來的市場規則。”近期,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24水業戰略論壇上,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邢俊義向包括《華夏時報》在內的媒體表示。
邢俊義
01部分項目終止或取消采購
115號文明確,2023年2月是新老PPP劃斷的界限,即這一時間點前已完成招標采購程序的PPP項目為存量項目,2023年2月清理核查前未完成招標采購程序的PPP項目,以及后續新實施的PPP項目,均應按照《指導意見》規定的新機制執行。
對此,清華大學投融資政策研究中心2023年12月底邀請權威人士解答PPP新政相關問題時曾指出,2023年2月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清理核查工作啟動,新的PPP項目推進全面暫停。從嚴格意義上講,今年2月以來至《指導意見》發布之時,不應該有任何新的以PPP、特許經營、BOT、TOT、ROT、BOOT、DBFOT等各種名義實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對這類未按照新機制要求執行的項目,有關方面應立刻暫停,嚴格按照《指導意見》要求,修改特許經營方案,調整特許經營協議,規范推進實施。
實踐中,確實有部分項目宣布因PPP新規出臺而取消采購、暫停招標或終止項目。例如,2023年11月28日,河北省辛集佳潔污水處理廠PPP項目社會資本方采購發布廢標公告,原因是因政策調整,不再進行PPP模式采購,采購任務取消。該項目公開招標時間為2023年3月3日,預算金額為2.8億元。
又如上述安陽市市政污水項目,其公開招標時間為2023年3月18日,總投資約68954.60萬元,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時間為4月4日。天津創業環保股份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受國家PPP核查影響,4月19日公司收到了安陽市財政局出具的《關于暫停安陽市市政污水處理中心一期PPP項目的函》,暫停了該項目合同簽署及項目公司注冊等前期工作。115號文下發后,安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于2024年3月18日發布了該項目終止公告,明確因政策調整未簽訂合同,項目終止。
02“少花錢多辦事”將成新需求
除了新老劃斷以外,115號文也明確了更多水務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明確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應聚焦使用者付費項目,明確收費渠道和方式,項目經營收入能夠覆蓋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具備一定投資回報,不因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額外新增地方財政未來支出責任。不得通過可行性缺口補助、承諾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費等任何方式,使用財政資金彌補項目建設和運營成本。
對于污水處理行業來說,設置 “保底水量”已經幾乎形成行業慣例,盡管今年來也有PPP項目因設置保底量被要求整改。德勤管理咨詢全國政府與基建投融資業務主管合伙人李煒在此前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保底水量在新政下會被視為固定回報、政府兜底,目前看在新機制下新項目中將不再被認可。取消保底量帶來的變化就是供應量的風險已經分配給社會資本投資方,無論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都需要更加專業的研判能力,且容錯能力要更強(相關閱讀:德勤李煒:PPP新政下,固廢行業的應對策略)。
李煒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保底量目前各地還存在爭議,在交通、地鐵和污水等不同領域情況也有所不同。目前對115號文原文的一些書面回答普遍認為要禁止保底收益作為保底量,不過在最近發布的示范文本和原文里,其實也沒有明文禁止。他認為,至少在污水行業中,保底量還是一個普遍和合理的存在。
薛濤
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北水未來科技公司總經理冒建華在上述論壇中指出,當前一方面115號文帶來以使用者付費為核心,逐步降低保底等政策,另一方面減污降碳、廠網一體的運營要求,使得水務企業基礎設施投資屬性越來越弱,運營服務屬性越來越強。
冒建華
此外,邢俊義也認為,115號文也催生了一些新的需求,如既有水廠的提標擴容、現有設施的平汛聯動、擴大現有設施產能解決汛期問題等,無一不指向通過少花錢可以多辦事,降低政府訴求,滿足更高環保需求的主旋律。他表示,經過前一階段PPP的野蠻生長期,未來各地將會考慮發展階段、承受能力、未來發展,表達和展示出更多真實、理性、差異化的需求。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