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如上圖可見,我們市政環保的機會正在出現區域的結構性分化。現在我國的焚燒處理能力已經整體出現了飽和,河北、浙江等省份的焚燒產能利用率更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關注人口和產業的情況。
從人口上看,以東三省為代表的部分省份人口正在加速流出,與此同時長江經濟帶中下游部分省份,例如湖北、安徽、江西人口的流入趨勢明顯。由于中美貿易戰、一帶一路的鋪開以及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全球的貿易格局和產業結構的正在進入復雜的調整期,所以在這里我們對國內的產業轉移進行了重點分析,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以及資源密集型產業分別呈現出各異的轉移特點。
我們看到,人口的流動和產業的轉移正在帶來各省市間的機會分化,分化就是多樣性,這對于無論是在存量項目運營、還是在新項目投資上、還是創新上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三句話總結戰略判斷方法論 未來或可錨定三大類方向
在這樣的計算中間,我們給出了右側的一個戰略判斷圖,就是結合各省市的人口產業遷入遷出情況以及焚燒產能利用率的高低做一個二維的分析,判斷針對每一類省市的戰略打法。比如在人口產業遷出,同時焚燒利用率較高的地區,需要更多關注垃圾焚燒與其他固廢協同處置的機會,或者探索多種經營業務等等。
這張PPT我放了自己的大頭像,主要是現在大家喜歡的風格,無論是羅振宇還是雷軍,都是這樣的大頭像。這張圖本來想放下任澤平,他千萬年薪,放他的照片可能會顯得更加可愛一些,但是他三句話跟我說的不一樣。所以,還是放原版的吧。
這三句話具體是:避險看財政,基礎看人口,趨勢看產業。在E20看來,無論是守正于垃圾焚燒本身還是更大幅度的邁入商業化創新(我命名為特許經營光譜右移),都必須關注這三個重點。
現在E20已經推出了財政和人口的相關分析報告,產業部分還在學習中,2024年E20研究院一定會把產業分析與人口分析、財政分析結合起來,給大家一個關于投資安全的基礎報告。
回到源頭,我們還是要問,未來,行業和企業改如何生存與發展?
綜合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的建議是:弄清楚自己是誰,在堅守自己優勢,包括資源、技術、資本、地域等優勢的基礎上,去進行業務延伸。對于延伸的方向,我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服務職能相關性方向,即環保方面的投資擴張,包括工業領域的環保服務和農業領域、尤其產業化后的農業環保服務;二是自主業務的相關性方向,即和公司現有業務產出有緊密關系的資源化探索,比如說地溝油、爐渣以及焚燒余熱等;三是類似商業模式延伸相關性方向。
下一篇文章,我將對這個方向進行深入解析,歡迎繼續關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