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11:02
來源:中持股份
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初期的融合期,宜興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優秀的技術性企業和專家洽商合資發展;近十幾年來,宜興依托于內外互補的融合發展,實現了成長的再次提速,穩步邁入了新的創業期。從歷史成長數據和目前釋放的經濟社會效益來看,宜興環保產業集群在四十年來源源不斷地為地區經濟的綠色發展提供著強大助力,打造出了亮眼的環保名片。
那么,未來的宜興應該怎樣繼續走好自己的環保道路?我認為,就這個時代來說,降低預期將是一個必要的基本狀態。這里的降低預期,是指降低對傳統業務規模和盈利模式的預期,而不是降低人生奮斗的預期和努力的預期,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團隊、區域,永遠是要有精神的,是要有動力和追求的,如果沒有這種持續向前的精神,什么事業都不會存在。
同時,我們仍要堅持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優秀的科技實力支撐著卓越的經濟發展,商業精神與科技精神的結合,將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出穿透時間、超越時代的變化,所以我也特別建議宜興的環保企業繼續向科學靠近、向技術靠攏,去持續地投入和布局,不斷推動行業、社會和時代的有序向前。
綠色低碳之路是一個漫長的征程,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去承擔和推動,那么現階段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其中一項是我一直堅信的,就是要熱愛科學,要真正以尊重和熱愛科學的態度去討論和思考問題,在多元維度下做好認知水平的培養、技術力量的投入和專業人才的儲備,在彈性框架內廣泛鏈接行業各方科創資源,以實現在市場層面的科技升級和產學研轉化,并形成宜興環保產業集群長期的、可持續的科技競爭力。
對現實心平氣和,對未來充滿熱愛。我相信假以時日,宜興環保產業集群一定能對這座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能夠幫助更多企業在大變革時代中為科技創新所賦能,借助商道和技術的融合走出一條健康的升級轉型道路,讓這里成為更多環保人實現科技理想的不二之選、更富創造力的環保之都。
這是我對宜興一個新的期許,對這個新的目標我也充滿信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