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8 10:27
來源:E20研究院
2024年1月4日,“2023(第十七屆)固廢戰略論壇”盛大開幕。大會第一天揭曉了2023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詳見“2023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出爐”),1月5日下午,論壇現場舉辦了“2023年度(第十五屆)固廢企業評選”及“2023年度(第七屆)環衛企業評選”揭曉環節,陸續揭曉 “2023年度固廢海外市場拓展服務領跑企業”、“2023年度固廢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企業”、“2023年度生活垃圾專業服務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有機廢棄物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建筑垃圾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工業固廢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危險廢棄物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填埋場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滲濾液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土壤修復領域領先企業”、“2023年度環衛十大影響力企業”、“2023年度環衛最具社會責任服務企業”、“2023年度環衛最具成長性服務企業”等13類獎項,并舉行了頒獎儀式。
固廢處理行業在歷經過去十余年的高速增長后,逐步邁向平穩發展期,也迎來全新挑戰,國內外宏觀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固廢行業未來發展空間預期見頂、地方政府財政支付捉襟見肘、國補退坡觸發焚燒行業短期陣痛等,被視作對固廢行業未來幾年短期發展趨勢的一致性預期。與此同時,固廢企業大多陷入增長困局。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增長是醫治“百病”的良方,不增百病生。而一味追求增長會陷入新一輪內卷,跳出思維內卷,從單純追求增長切換到價值創造,反而更容易助力企業立足長期主義獲得新增長。如今固廢企業正在創造新價值中獲得增長新突破,固廢行業不依賴于政府付費而依從于產品價值付費的有益探索和實踐都將被視為固廢卓越企業的重要標尺。
在此背景下,“2023年度(第十五屆)固廢企業評選”、“2023年度(第七屆)環衛企業評選”隆重拉開帷幕,評選歷時2個多月,經歷了企業申報、微信拍燈、視頻愛心助力、評審團評審等環節,最終評選結果在“2023(第十七屆)固廢戰略論壇”上隆重揭曉。
以下是詳細的獲獎企業名單及頒獎現場盛況,E20環境平臺對本屆評選擁有最終解釋權。
2023年度環衛十大影響力企業
獲獎企業現場合照
2023年度環衛十大影響力企業上榜理由
北京環境有限公司
引領環衛行業,塑造“京環模式”核心品牌
七十多載沐風櫛雨、銳意進取,他從首都邁向全國,塑造“京環模式”核心品牌,開創“一體化大環衛服務”嶄新路徑;他履約國企社會責任,推進城鄉環衛服務均等化;他深入貫徹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踐行“首善要求,首都標準”的核心理念。
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持續引領產品變革,推動環衛高質量發展
他是環衛裝備領域“開拓者”,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他持續引領產品變革,緊密圍繞“智慧環衛”戰略,以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環衛高質量發展;他構建環衛新生態,持續助力環衛行業向機械化、新能源化、小型化、智能化、云聯化方向發展。
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敢為人先,探索城市綜合服務新路徑
從敲響A股城市管理服務的第一鐘,到迭代城市大管家,再到提出“@城市”服務模式,他堅持“每到一城、美一城”,始終緊跟政策導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觀大格局、尋大契機,致力于打造“世界人居環境綜合提升服務領導品牌”。
北控城市環境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順應環衛發展新潮流,推進環衛智慧化
他擁有獨特資本優勢,也擁有對環衛市場精準研判;他提前布局并聚焦“城市服務”領域,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實城市管家模式。積極推進城市智慧化環衛業務發展,創新“產業+科技+生態”的“3+1”新型服務模式,樹立值得信賴的國企形象。
中環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以數智耕耘業務,以匠心聚勢生態
他與時代同頻,積極擁抱環衛數字化發展新機遇,踐行“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推動環衛數字化轉型,助力全國多個城市實現智慧城市高效治理與運營;他全面推行保姆+管家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造數字技術與城市服務融合發展。
福龍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堅持“服務+裝備”雙輪驅動戰略,致力創新驅動發展
他從閩西而來,將環衛業務帶向全國;他二十年磨一劍,舉棋若定、百無一失,既可以鏖戰環衛裝備市場,又在環衛服務市場占得一席之地;他堅持“服務+裝備”雙輪驅動戰略,致力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賦能行業,開展數智化轉型升級。
玉禾田環境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雙驅動+雙循環做引領,“數智化”平穩落地
二十多年精耕細作,他從深圳邁向全國百余城鄉,也從物業保潔發展出全方位一體化城市環境綜合運營管理服務,坐擁市政環衛、物業管理、園林綠化等十三大業務板塊;他構建城市管理與運營服務“雙驅動+雙循環”發展模式,助力“數智化”城市管家落地實施。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