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6 09:58
來源:E20研究院
作者:傅濤、肖瓊、何峰、曹斌、季托
(4)強——實用強:不追求AI的先進性,而是追求智能系統應用的有效性。
(二)“共建、共創、共享”的生態合作機制是智能進階的保障
要實現上述智能進階的目標,就需要環境人形成合力,成為智能進階的主人。如何讓環境人成為智能進階的主人呢?這就需要環境產業各方統一目標,通力合作,建立“共建、共創、共享”機制。
(1)共建:環境人動員AI大廠為行業提供開發工具,開發原子模型以及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和PaaS(平臺即服務)支撐等。
(2)共創:環境人用共同的標準工具(中心平臺,原子模型)來開發技能。
(3)共享:技能在環境集團共享,對行業開放。
圖 1 “三共”機制
三、路徑:構建環境產業智能化進階的生態架構
智能化不是簡單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為基礎的升級,不是簡單的引入相關先進技術和跨界人才,而是一個包括了技術變革、系統演變、運行方式創新和組織適應的生態體系,是智能生態系統戰略的構成和邏輯。因此,整個行業更需要“搭建一個平臺”“構建一種機制”“定義共同場景”“統一標準體系”“鏈接生態角色”。
圖 2 環境產業智能化進階的生態架構
圖 3 環境產業智能化進階的角色關系
(一) 行業形成共識
針對環境產業智能化“難、慢、貴、亂”問題,形成破解上述問題的“共建 共創 共享”——“三共”機制的共識,統一在環境行業、環境集團等宣講。
(二)龍頭集團定義智能場景
基于環境產業(污水處理、垃圾焚燒、供水等)已有的智能化工作基礎,圍繞智能化應用場景的邊界、要素、需求,解鎖行業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進行共性場景以及個性化場景識別和再定義。
(三)平臺針對場景形成智能標準
行業平臺在優化完善已有行業智能化標準體系的基礎上,牽頭并加快推動智能場景下的標準體系建設。
(四)平臺導入AI大廠,共建智能平臺底座和工具箱
行業平臺發揮資源優勢,挖掘與鏈接契合各環境領域的高水平的AI模型大廠,來開發高水平、標準化、開放性的智能平臺底座(IaaS和PaaS支撐)和工具箱(原子模型)。
(五)產業領跑企業參與技能模型共創
發揮產業領跑企業以及行業標桿廠優勢,針對共性場景,封裝長期累積的經驗智慧,固化知識產權,讓專業的環境人真正成為智能化技能模型開發與應用的主人。
(六)行業標桿創新場景實踐應用
挖掘與發揮行業標桿廠(標桿污水處理廠、標桿垃圾焚燒廠、標桿供水廠)引領與示范作用,進行智能化驗證,及時反饋,讓智能技術更成熟。
(七)環境集團動員技術和服務集成企業
環境集團基于環境產業需求(個性化場景),動員或邀請技術和服務集成企業,深化不同細分領域的專業技術模型,把顆粒度做得更細更深。
(八)行業平臺建立智能化開放應用市場
面向行業開放共享智能化成果,通過產品化實現低成本高質量服務全環境產業。
當前,針對環境產業智能進階的“三共”機制和生態架構,已有案例實證——兩山智聯·視頻智能系統。智能化進階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秉持協同、開放、共享的理念,通過“三共”機制形成環境行業智能生態系統,依托行業力量構建面向智能時代的智能化生產能力,為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滿足大規模場景化定制需求,從而更低成本的獲取更高價值的開發服務,實現環境行業智能化快速進階。最后,呼吁環境人積極踐行智能進階的“三共”機制,積極參與共創,共同打造基于高水平智能化的環境產業高質量的藍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