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09:3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薛立波、張鵬
上世紀末,環衛這一概念在我國出現,進入21世紀以來,環衛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伴隨著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的頒布,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得到大力推廣并序幕漸開,環衛PPP項目也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環衛市場的大江南北。但在2015年至2020年間的環衛PPP項目的發展經歷了一次“過山車”,三年以上的環衛項目采用PPP模式的比例不斷降低。
時至今日,環衛PPP項目們的生存狀態、發展現狀如何?能否走出困境?有何破解之策?筆者結合有關項目的調研和工作之余的思考,針對以上問題做逐一分享,以求拋磚引玉。
環衛,伴隨著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簡稱“住建部”)《城市環境衛生當前產業政策實施辦法》(1991年)的發布,這一較為陌生的概念開始在國內出現。環衛行業,隨著住建部《城市環境衛生質量標準》(1997年)的誕生,其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范圍也得到了較為清晰的界定,至此,這個與政府和百姓生活均息息相關的行業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宏觀背景下誕生了。
環衛行業雖起步較晚,但這并不影響環衛市場化進程的速度,進入21世紀后,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規章、通知的頒布,城鄉環衛市場化得以順利啟航并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在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加大了購買服務的力度,同時也意味著環衛市場化開始進入大規模推動階段。伴隨著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的頒布,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得到大力推廣并序幕漸開,環衛PPP項目也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環衛市場的大江南北。
環衛PPP項目的出現,不僅意味著傳統環衛正向著新環衛的發展方向快速邁進,更是預示著由傳統的政府購買服務向著更加新型的市場化合作模式的一次華麗轉身。環衛PPP項目,于政府而言,可以較大緩解固定資產投資所帶來的資金壓力,于社會資本方而言,則贏得了投資機會和投資收益,運營收益長期而穩定,因此而得到了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雙向推崇”。
2015年至2020年間的環衛PPP項目的發展經歷了一次“過山車”。而對于“十三五”期間3年以上環衛市場化項目歷年情況,據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介紹,這期間3年以上環衛市場化項目采用非PPP特許經營方式的比例越來越高,嚴格走PPP程序的環衛市場化項目比例在明顯下降(詳情點擊:薛濤:“十四五”固廢行業規劃與產業趨勢前瞻)。
環衛 PPP模式的推廣和發展,之所以出現拐點,原因在于《關于堅決制止地方政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財預〔2017〕87號)中明確規定:“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確定的服務范圍實施政府購買服務,不得將原材料、燃料、設備、產品等貨物,以及建筑物和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擴建及其相關的裝修、拆除、修繕等建設工程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財政部發布《關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財金〔2019〕10號),其中明確提出“財政支出責任占比超過5%的地區,不得新上政府付費項目’,進一步收緊對PPP項目財承空間的要求。所以,三年以上的環衛項目采用PPP模式的比例從2018年的15.5%縮減至2020年的4.4%。
大起大落之后的環衛PPP項目,依然負重前行,疫情三年、經濟下行,步入2023年之后的環衛PPP項目,則顯得更加舉步維艱!
時至今日,環衛PPP項目們的生存狀態、發展現狀如何?能否走出困境?有何破解之策?筆者結合有關項目的調研和工作之余的思考,針對以上問題做逐一分享,以求拋磚引玉。
01環衛PPP項目的現狀解析
經歷過時間的沖刷以及相關政策洗禮之后的環衛PPP項目,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具體有以下幾種:
1、基因純正、茁壯成長:少數環衛PPP項目在項目設計包裝時,既避免了與87號文的沖突,又符合10號文的要求,可謂根正苗紅、名副其實,項目運營期間,雖有政府支付能力下降的影響,但并無大礙,又加上自身管理基礎扎實、運營質量穩定,所以該類型的項目屬于PPP中的優質項目,當然整體比例較小,不具有普遍性。
2、先天缺陷、難以為繼:一些環衛PPP項目,項目包裝設計環節存在缺陷,比如部分環衛項目為使用者付費,而非政府財政支付,在實施中才發現服務費用難以收取,政府亦沒有財政預算,項目回款艱難,其運營難以為繼。
3、政府履約能力下降、項目公司不堪重負:三年的抗擊疫情、經濟的持續疲軟,早已掏空了政府的腰包,所以各級政府作為環衛PPP項目的甲方,在調價機制推進、支付服務費用等方面早已力不從心、履約能力明顯下降,眾多的項目公司被迫拖欠供應商款項、被迫延遲發放員工工資。就出現了一些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現象,項目公司何其難哉!
4、資本方供血不足、項目運營被迫按下暫停鍵:有的環衛PPP項目的命運歸宿并不總是甲方造成的,也有項目公司投資方的問題。PPP政策的收緊、銀行停止向PPP領域提供貸款等因素,造成一些環衛PPP項目進場后,無法及時兌現投資,環衛相關建設工程幾乎停止,與甲方關系一度緊張,苦苦堅持運營的最后,卻換來了解除協議的通知,幾番掙扎之后,依然難逃項目退場的宿命。
總之,和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等模式的環衛項目一樣,PPP項目也同樣面臨著經營虧損、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生存狀態堪憂、發展現狀極不樂觀。
02環衛PPP項目的困境破解之策
風雨之后,不一定有彩虹,也許只有一路的泥濘。環衛PPP項目的領導者及管理者,更應該不懼前路坎坷,勇毅前行。
1、主動瘦身、及時止損:對于一些持續虧損、甲方關系無法修復、回天乏術的項目,要拿出壯士割腕的勇氣,果斷放棄,以達到及時止損的目的,集中優化提升其他的項目,以提升整體運營能力。
2、苦練內功、深耕細作:環衛行業的市場化進程雖不斷加快,但競爭也越發激烈,千億市場的環衛早已不再是一片藍海,因此在整體行業諸多影響因素相互疊加、行業利潤空間被不斷侵蝕的背景下,唯有秉持向內發力、嚴控成本、創新運營,提升自身的運營能力和盈利能力,方能使項目立于不敗之地。
3、立足存量、拓展增量:項目管理者在做好主合同服務區域的基礎上,可積極拓展延伸區域,依托PPP項目,做主營業務以外的延伸服務(綠化養護、物業管理),以增加經營收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4、迎難而上、爭取甲方更多支持:主動化解與甲方糾紛、緩解并修復與甲方的關系,保持與甲方的高頻率互動溝通,努力爭取甲方的各項支持,推進政府調價、服務費回款等突出問題的解決,為項目的正常運營打造堅實的底座支撐。
5、創新融資、打通行業資金循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2018年1月1日)第十九條,國家完善擔保融資制度,支持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以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存貨、機器設備等為擔保品的擔保融資。第二十條,中小企業以應收賬款申請擔保融資時,其應收賬款的付款方,應當及時確認債權債務關系,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國家鼓勵中小企業及付款方通過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確認債權債務關系,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2020年4月,證監會與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對于典型輕資產運營的環衛板塊無疑是利好消息,其參與優勢也較為明顯。
綜上,環衛PPP項目只有積極應對變化,主動適應新的環境,實時調整發展戰略,才會從寒冬中走出、熬過低谷期,迎接行業的下一個春天。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