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圖文實錄】 生態環境部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3-05-30 09:24

來源:生態環境部

謝謝!

135847491.jpg 

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守好監測工作“生命線”

華夏時報記者:一直以來大家都關心監測數據的質量情況,我也關注到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2年查處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案件情況,請問生態環境部在保證監測數據真準全和打擊監測弄虛作假方面有什么考慮?謝謝。

蔣火華:謝謝記者朋友對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的關注,這個問題我記得每一次發布會記者朋友都會問。生態環境部還是一直高度重視監測數據質量,我們始終強調,監測數據質量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我們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堅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正如您剛才提到的,今年初,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2年查處的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情況,這些案件表明,排污單位自動監測弄虛作假的現象觸目驚心,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已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除排污單位自動監測領域外,我們對環境質量監測領域的數據真準全問題也非常關注。因為環境質量監測數據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直接服務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十分重要。近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保真”“打假”兩手發力,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多手段的質量監管,取得了較好成效。總體來看,環境質量監測數據是可靠可信的,但個別地方依然存在人為干擾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因此,監測數據質量監管一絲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頓,永遠在路上。

2022年,有兩個案件很有警示作用。一是某國控城市大氣點位周邊發生的無人機噴淋案。涉案人員企圖通過“選擇性治理”的方式影響國控監測點位周邊環境質量,達到大氣質量目標考核要求。最終,地方有關部門依規依紀給予相關責任人員免職、黨內嚴重警告、誡勉談話等黨紀政務處分。二是某國控水站發生的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涉案人員用海綿堵塞采水口管路,干擾監測,造成該站自動監測數據出現異常,嚴重影響了國控水站自動監測系統正常運行。最終,地方審判機關依法判處涉案單位罰金5萬元,判處5名涉案人員有期徒刑1年至8個月不等。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努力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一是持續打擊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二是制定加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重點工作計劃,重點圍繞國控站點監測運維質量、基礎保障和人為干擾等方面,及時發現并整改突出問題,查處通報典型案例。三是對人為干擾監測站點、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惡劣行為,堅決以“零容忍”的態度一查到底,絕不手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絕不姑息。

謝謝!

 135908241.jpg

著力做好碳監測,助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澎湃新聞記者:我想問一個關于碳監測的問題,隨著雙碳工作的推進,能否請發布人介紹一下碳監測在碳減排工作中的作用,另外碳監測工作現在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有哪些計劃?謝謝。

蔣火華:謝謝您對碳監測試點工作的關注。

感謝對碳監測試點的關注。關于碳監測,去年5月和今年1月兩次新聞發布會我也介紹過相關情況,近期又有些新的進展,向大家報告一下。

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以來,試點工作總體進展比較順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點任務。重點有三方面進展:一是初步組建了網絡。從無到有建設碳監測網絡,實現重點行業、城市、區域三個試點層面全覆蓋,5個試點行業共建成93臺在線監測設備;建成63個高精度、95個中精度城市監測站點;有序實施國家空氣背景站點升級改造。二是探索建立了方法。碳監測技術指導委員會牽頭組織試點單位及時總結技術方法,先后印發10余項碳監測技術指南或規程,涵蓋重點行業、城市、區域、海洋碳匯等各領域。三是深入開展了分析。主要開展了監測和核算數據的比對分析、由濃度到排放量的反演分析和時空分布的規律特征分析,切實加強對碳監測數據的挖掘利用,增強了規律性認識。

碳監測的作用在以下三方面有較好體現:一是有利于服務企業碳排放校核。總體看,CO2在線監測法與核算法結果整體可比。在線監測提供了另外一種計算碳排放量途徑,可以提高碳排放核算的精準性,助力企業降碳減污。二是有望服務城市碳排放核算。試點城市可以通過探索構建碳排放反演模式,找尋由濃度數據到排放量的轉化路徑,更好了解自身碳排放情況。三是有序推進與國際先進接軌。探索建立我國獨立自主、國際等效可比的碳監測量值溯源體系,為開展碳監測統一“標尺”。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統籌協調,抓緊啟動第二階段試點,重點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擴大行業試點范圍。穩步擴大火電、鋼鐵等行業試點,逐步增加參試企業,提升試點工作代表性。二是深化技術體系構建。進一步完善碳監測技術指南和標準規范,為開展碳排放監測、碳通量監測、環境濃度監測打下更扎實基礎。三是強化監測法精準支撐。加快突破流量監測等碳監測關鍵技術,提升利用監測數據校核核算數據的科學性。

謝謝大家!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