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0 11:30
來源:吉林省生態環境廳
(四)省畜牧局組織東遼縣、乾安縣等7個縣市申請了2022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爭取到中央資金2.05億元,指導各地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開展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升級改造。目前,各地項目建設方案已編制完成,第一批資金已全部撥付到縣,項目已全部開工,正在按進度推進建設。
(五)2022年5月17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吉林省全域統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普及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一主三輔”利用模式,推廣了10種成熟技術模式和10種運營模式,指導各地切實提高畜禽糞污收儲運體系建設運營水平。
(六)2021年11月17日,榆樹市制定實施《榆樹市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成立榆樹市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對轄區秸稈糞污堆漚發酵場、村級畜禽暫存池和集中處理中心運行情況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解決村屯收集點和轉運車輛閑置、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保障收儲運體系順暢運行、發揮作用。2022年3月30日,長春市督導榆樹市完成了吉林正大養殖場雞糞清運工作,新產生的雞糞已實現日產日清。
(七)2021年9月23日,長春市農安縣印發實施《農安縣畜禽糞污問題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方案》,組織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不定期對糞污轉化中心運轉情況、臺賬情況進行檢查。2022年7月,農安縣再次組織相關部門對畜禽糞污收集中心運行情況和村屯畜禽糞污亂堆亂放現象進行了聯合督查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通報至各鄉鎮。目前督察指出的5個糞污收集中心和3個生豬村級糞污轉化中心已經完成整改并正常運轉。
(八)2022年7月底前,松原市組織乾安縣完成了贊字鄉萬頭牛產業園區和安字鎮前上村牧業小區配套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并投入使用。目前上述兩個牧業小區畜禽糞污露天堆放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
(九)2022年5月7日,遼源市制定印發《遼源市畜禽糞污收儲運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推進各縣區收儲運體系運行。市轄區鎮、村與東遼河畜禽糞污處理項目運營企業已各自建立收集處理臺賬,簽訂《畜禽養殖糞污廢水處理協議》,明確畜禽糞污產生所在地政府與項目運營企業間的補貼標準和方式。8月12日,東遼河流域畜禽養殖糞污處理項目所在地西安區政府與吉林佳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框架協議,基本實現糞污處理項目正常運行。2022年共收集處理畜禽糞污12745噸。
(十)2022年6月底前,四平市伊通縣修訂了《伊通滿族自治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細則》,將糞污收集點利用情況納入對鄉鎮政府的考核,落實監管責任。2022年4月28日,四平市印發《四平市畜禽糞污問題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組織各地對畜禽糞污收集點開展了自查,針對發現問題建立問題清單,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
二十六、吉林省自然生態環境本底良好,但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水平仍有差距,自然保護區、濕地違法開發建設問題較為突出,土地復墾和礦山修復等工作存在較大差距。
整改進展情況: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持續推進整改。
(一)2022年5月23日,省林草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自然保護區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級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切實加強監管,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責任意識,并以整改為契機,組織開展了“舉一反三”自查自糾活動。截至目前,全省44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已全部完成自查并上報自查報告。
(二)2022年5月17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吉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開展2021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線索實地核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組織開展實地核實。2022年12月28日,邀請生態環境部專家開展了自然保護地監管工作培訓,著力提升全省生態監管人員能力素質。
(三)省自然資源廳組織開展了全省土地復墾和礦山生態修復(二合一方案)專項排查。目前,省自然資源廳已對排查發現問題建立了清單,指導各地推動礦山企業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方案持續推進整改。
二十七、違法開發時有發生。2016年至2019年,吉林省龍堡森林度假村有限公司在沒有任何審批手續情況下,在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工建設龍堡森林度假村項目,侵占保護區實驗區達81100平方米。其中,破壞林地1200平方米,挖地造湖8000平方米,違法建設各類旅游設施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第一輪督察“回頭看”期間,群眾舉報了該問題,但屬地輝南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敷衍應對、虛假整改。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
(一)通化市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黨員干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和緊迫性的深刻認識,使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每個黨員干部的心中,引起每個黨員干部的重視。
(二)通化市對歷年“綠盾行動”中發現的414個問題進行了復查復核,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通化市輝南縣龍堡森林度假村項目已完成整改。
(四)通化市輝南縣已對破壞的1200平方米林地(實測1189平方米)進行恢復,并持續強化監管,確保成林。
(五)通化市輝南縣金川鎮政府將挖地造湖的8000平方米水面退還給金川村。
二十八、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孤山保護區核心區內大量游客和車輛穿行,由于監管缺失,保護區核心區淪為公共旅游區,保護對象堿性橄欖玄武巖柱狀節理遭到破壞,督察發現后才禁止游客進入。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
(一)省林草局監督伊通縣會同伊通火山群保護區管理局對保護區核心區實施封禁,已全面禁止一切核心區旅游活動。在大孤山保護區安裝監控設備12處,新建保護圍欄1800米、修繕加固老舊破損圍欄2000米,加裝虎刺6000米,挖防護溝近50米,安裝大小標牌40余塊,在核心區入口處安裝大門2處,監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2022年7月,四平市伊通縣會同伊通火山群保護區管理局對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問題進行了排查,對已完成整改點位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防止出現反彈。強化自然保護區監管,規范保護區建設管理,建立聯合工作機制,研究解決保護區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巡護力度,健全巡護記錄檔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