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0 11:30
來源:吉林省生態環境廳
(八)延邊州龍井市聘請第三方設計單位制定完成了龍井市垃圾場污泥池整治方案,目前已按方案要求完成了垃圾場污泥池治理。整改期間龍井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送至和龍市泓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十三、部分區域水質反彈明顯。2020年,全省有12個國控斷面水質未達到目標要求,其中長春市霧開河十三家子大橋、吉林市擋石河蘭家等4個斷面水質仍為劣Ⅴ類。2021年1月至8月,全省18個國控斷面水質同比發生惡化,其中松花江二級支流伊通河靠山大橋斷面、楊家崴子斷面水質由Ⅳ類分別降為Ⅴ類、劣Ⅴ類。
整改進展情況:基本完成。
(一)2022年1月5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嚴格管控全省重點斷面水質的通知》,要求各地對重點斷面實施嚴格水質管控措施,按照“四個第一時間”水質管控措施,推進重點斷面水質精細化、科學化管控。
(二)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4次召開全省水質分析會,有針對性地對國控斷面水質不達標和下降地區的整改工作進行指導。2022年1-12月,全省劣Ⅴ類水質斷面2個,占比1.8%,優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4.6個百分點。
(三)2022年1—8月,省生態環境廳向各地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通報全省水環境質量的函》8期,每月分兩次對全省38個重點斷面進行加密水質監測,分析研判斷面水環境質量達標形勢,實時提醒水質不穩定斷面所在地區實施嚴格管控,確保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四)長春市按照《長春市霧開河十三家子大橋國考斷面劣Ⅴ類水體專項治理和水質鞏固提升實施方案(2021—2023年)》,強化匯水區域重點污染源監管,加快重點治污工程建設。2022年5月23日,印發了《長春市2022年飲馬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清單化管理全年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目前,已實施治理項目20項,完成投資21.35億元。2022年1-12月,長春市十三家子大橋監測斷面水質均值為四類,已實現消劣。
(五)目前長春市芳草街污水處理廠工程已穩定運行。南部至西部污水系統串聯工程已完成并通水運行。南部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和北郊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均已完成建設并實現通水??可酱髽?、楊家崴子斷面2022年1-12月水質為四類,達到了國家考核要求。
(六)截至目前,舒蘭市朝陽鎮、蓮花鄉、天德鄉石廟污水處理站工程污水廠均已完成建設。舒蘭市加強卡岔河流域15個村級畜禽糞污堆漚站監管,研究制定了三種運營保障管理模式。2022年1-12月份魏家橋斷面水質為四類,已實現消劣目標。
(七)吉林市組織磐石市完成了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總計改造管網29.82公里。2022年1-12月份擋石河蘭家斷面水質為三類,已實現消劣目標。
二十四、長春市部分黑臭水體返黑返臭。后三家子溝等4條黑臭水體已于2018年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但督察發現,由于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長效管控機制落實不到位,上述水體已返黑返臭。監測結果顯示,后三家子溝水體COD、氨氮、總磷、溶解氧濃度分別為228毫克/升、23.7毫克/升、3.26毫克/升和0毫克/升,為重度黑臭;南溪濕地君子湖水體氨氮濃度為9.57毫克/升,為輕度黑臭。由于雨污分流不到位,撫松明溝、綠園明溝、翟家明溝等雨天時變成生活污水排污溝。永春河水體南四環至開運街橋段、柴戶張暗渠等,大量泥斑漂浮在水體表面,異味明顯,群眾反映十分強烈。
整改進展情況: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持續推進整改。
(一)2022年1月13日,長春市制定了《長春市建成區部分水體返黑返臭問題整改方案》,明確了任務清單,針對黑臭水體返黑返臭問題擬定了28項治理工程,后三家子溝、南溪濕地君子湖、撫松明溝、永春河水體規劃的20項年度工程已全部完成。
(二)長春市綠園明溝、翟家明溝2項年度工程已完成。
(三)長春市強化落實各級河長制管控措施,2022年4月17日,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新冠疫情后期河湖環境管護的通知》,統籌做好巡河和清河行動。柴戶張暗渠管護單位加強日常巡查管護,2022年巡查130余次,發現垃圾、漂浮物及時清理。長春市相關地區已對永春河吐口開展排查工作,共排查出74個排口,已列入常態化巡查內容。
(四)2022年5月10日,長春市印發《2022年河湖環境督導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河湖環境明察暗訪專項行動,共發現問題228個,已全部完成整改。修訂了長春市河湖日常監管巡查制度,實現各級河長和成員單位巡河護河常態化,2022年縣鄉村三級河湖長完成巡河4500余次。
二十五、規?;笄蒺B殖污染防控不力。全省大部分縣(市、區)尚未建成畜禽糞污收儲運體系,一些已建成的收集處置設施長期閑置。吉林正大畜禽有限公司榆樹富民養殖分公司將約3萬立方米糞污堆放在榆樹市五棵樹鎮基本農田內,堆場距離松花江僅200米,氣味刺鼻。松原市乾安縣贊字鄉萬頭牛產業園區、安字鎮前上村牧業小區未建設配套糞污處置設施,畜禽糞便露天堆放在排水溝旁,污水橫流。遼源市西安區東遼河流域畜禽養殖糞污處理項目2019年年底建成,直至2020年11月才正式使用,設計處理能力為5萬噸/年,但實際處理總量僅4000余噸。長春市農安縣2019年建成的5個糞污收集中心、2020年建成的3個生豬村級糞污轉化中心都長期閑置,部分村莊畜禽糞污隨意堆放在路邊和農田。四平市伊通縣靠山鎮一些畜禽糞污收集點也存在長期閑置問題。
整改進展情況:基本完成。
(一)2021年9月20日,省畜牧局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印發了《全省畜禽糞污問題隱患排查整治方案》,組織各地對全省畜禽糞污問題隱患進行了排查,省政府督查室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實地調研督導,形成了工作報告并上報省政府。截至目前,排查發現的5方面30個問題均已整改完成。
(二)2021年12月2日,省畜牧局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和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關于2021年度全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實施方案》,組成了4個考核組赴各市(州)、長白山開發區、梅河口市開展了年度考核工作,考核評估結果已通報各地。
(三)2021年10月18日,省畜牧局印發《畜禽散養密集村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方案》,在農安縣、雙陽區等9個縣(市、區)開展散養密集村糞污資源化利用適用模式試點。摸索了以村為單元進行畜禽糞污微循環處理模式,充分發揮村集體作用,推進糞污就地轉化就近還田利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