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09:53
來源:中國水網
愚公移山的故事啟發我們,想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目標要高遠且能引起社會的共鳴,要有路徑,要堅持下去,從小事入手做出成效,最終要堅持足夠的時間段。跟隨聽濤第二季第18期,思考如何從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啟發,在開放系統中成就大事業。
中國的文化一直都是敢于改變世界,敢于作為的文化。中國的古代寓言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叫愚公移山。以前說愚公移山講的是一個企業的故事,它實際上是一個夢想的故事。我想從不同的角度,從企業創業的角度來看看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生活在太行王屋的山的北邊,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們的去處。其實太行王屋二山擋住的不僅僅是愚公部落,它也擋住了智叟部落,擋住了京城氏,擋住了很多人的部落,南下不方便,這是一個行業的需求。愚公有一個夢想,他想把這兩座山移走,這是一個大的夢想。他把這個夢想講給他的團隊聽,包括他的妻子、他的族人。他們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比如土往哪里移,得到了解決方案,放置東海,運過去。他們制定了方案,愚公下決心就開始實施。一鍬一鍬的挖,感動了一些別的部落,比如京城氏之子,受他的感動加入他的體系,一起來干活,一起來勞動。也有他的競爭對手,別的企業,叫智叟的一個企業家,嘲笑他的戰略太笨了,這么下去什么時候才能弄完。愚公有他著名的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戰略論斷,他認為山不增而人不止,總有一天我得把這個山移掉的。
這個戰略一直實施,到了一定的時候,引起了操蛇之神的注意,操蛇之神就是社會輿論。以前每一座山都有山神,操蛇之神實際上就是山神。你把他的山移走了,山神能不著急嗎?所以懼其不已也,怕他不懂。操蛇之神本來是去告狀,奏之于帝。帝覺得一個小小的部落竟敢移這座山,而且已經初具成效,感動了帝,帝就派了兩位神仙把山給移走了。從此,這個功勞是屬于愚公的,為什么?這就相當于一個企業,他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呢?是在這樣的開放體系下是完成的。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幾個大的邏輯,在一個開放體系中做事情,你不是孤立的,你有社會關系、競爭對手、合作伙伴、員工,有社會輿論,還有執政者帝,還有一些有本事的神。他是在很多的社會關系之中,在很多的關注下做事情,不像工廠關著門造東西。這個使命和任務是在開放系統中做事情,你的每個動作都會牽動你的社會關系。這個社會關系給你加持,也給你負影響,也可能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之所以愚公能做成,這里面有五個方面的啟發。第一個體會,他的夢想,要驅動自己的部落干一件蠢事,愚公嘛,干一件蠢事,這個夢想必須是共同的夢想。他的夢想是要把這兩座山移走,讓大家出門很平坦,這種夢想是引起社會共鳴的。其實智叟和京城氏也想移這個山,只是覺得移山這個事情太難了。就相當于我們的企業要做一個偉大的夢想,很多偉大的企業都是從夢想起步的。夢想不怕高遠,一定要引起共鳴。引起你的員工共鳴,引起社會共鳴,這個夢想才成為社會夢想。
第二個體會,要有路徑,愚公告訴了一條很笨很笨的路徑,但按照這個路徑走是能到的,雖然我這路徑很遠。就像以前佛教講每條路,八萬四千法門都能成佛,掃地也能成佛,火頭僧也能成佛。金庸的小說里頭,掃地的和火頭僧是武功最高的,達摩堂不如他們。走捷徑的人未必有那種走笨路的人最后成功的幾率大。
第三個體會,他的動作很堅決,無論怎么勸阻他都不停,堅決的往前走。他就會感召一部分人,包括夸娥氏,他也會觸動一部分人。在行動不止的情況下,就會形成一種社會效應。
第四個體會,從小事入手。怎么去移山,故事里沒有詳細的講,用我的解讀來說他一定是先移小山,因為太行王屋二山是個很大的山脈,有的山需要移上千年,有的山一兩年可能就挖平了。只有從小事入手才能驚動輿論,才能驚動小山的神,兩年給我弄沒了,我這山神就沒法當了。我要告狀,引起輿論的注意。很多大事是小事的疊加,老子說為大于其細,為難于其易,因為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組成的。如果你只抓大事,你就會虛了,抓不出成效來,不能形成一種實實在在的輿論影響。從小事入手,從細微處入手,才能讓目標變得有感知,行動有成效。哪怕是很小的成效,它形成一種信心的動力。
最后一個比較大的啟發,只要你堅持到一定的程度,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社會就會加入你。就像阿甘一樣,傻乎乎的人天天在那跑,跑到一定程度他不知道為什么要跑,有很多人跟他跑,當他不跑的時候,那些人都不跑了。當然那是電影,它講的是一個現象,《阿甘正傳》里的阿甘也像個愚公,看他傻乎乎的,他做事很簡單很執著很堅決,做完以后會形成社會的一種影響,這個影響幫你實現目標。就像愚公移山一樣,最終最有能力的帝派了兩個神,幫愚公完成了,是愚公完成的移山。如果愚公是公司,他的公司上市了,做成了偉大的公司。因為他完成了偉大的目標,用一個很笨的方法完成了偉大的目標。
我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實際想講的是,現在所有的公司因為互聯網化了,因為萬物互聯了,因為資本化的連通,因為生態化的連接,我們沒有一個動作是孤立的,所有的動作都在社會關系的牽扯之下在進展。你想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我覺得從愚公身上可以得到五個方面的體會:目標要高遠,一定要引起社會的共鳴;要有路徑;要堅定的去做;要從小事入手,要有成效;最終要堅持足夠的時間段。在一個方向上堅持做,總有一個時機是適合你的,就會得到來自社會的那種加持,這個社會的神的加持可能是資本,可能是社會力量,可能是平臺。
01欄目: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聽濤》第二季
從解讀宏觀政策到認識環境產業的本質,以視頻分享的形式,梳理產業脈絡,探尋產業的邏輯,尋找產業的方向,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02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03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2月3日起首播,每期平均時長10分鐘左右;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多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多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往期《聽濤》第二季文章相關鏈接:
【聽濤第二季】首期開播!傅濤講“從本質出發,重新認識環境產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