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15:46
來源:中國固廢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固廢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00例案例,涉及城市礦山、一般工業固廢、土壤修復、危險廢棄物、環衛、有機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領域。
項目名稱:朗坤環境中山生態環境園
推薦單位:深圳市朗坤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BOT模式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廣東省中山市神灣鎮
項目概況
由朗坤環境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朗坤中山生態環境園項目,采用BOT特許經營模式,總投資6.56億元,占地面積約為106畝。項目于2020年8月份中標,2021年4月份動工建設,2021年12月投入使用。項目設計處理能力為1004噸/日,可打包處理中山市產生的餐飲垃圾、廚余垃圾、糞污、動物固廢四類有機廢棄物,做到應收盡收、全量處理,杜絕其回流餐桌,有效保障全市的食品安全、環境安全。
中山生態環境園采用朗坤首創的有機固廢綜合協同處理的“生態環境園”模式,不僅能節約用地面積、共享各項公共設施、減少“鄰避效應”,還可實現各物料間優勢互補,發揮協同作用,提高處理和資源利用效率,同時更便于政府統一規劃及管理,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
項目采用“分別預處理+聯合厭氧+資源化利用”的總體工藝路線,全面對中山市的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動物固廢、糞污四類有機固廢進行無害化處理;并通過深度資源化,生產出清潔能源、沼氣、生物柴油原料、有機肥原料等資源化產品,使有機固廢“變廢為寶”,得到“重生”。
作為2021年中山市重點民生項目,中山生態環境園填補了中山市缺乏垃圾分類終端設施的短板,為推進中山市垃圾分類工作進程作出重要貢獻。在“雙碳”目標新形勢下,中山生態環境園項目努力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山樣本”,用實際行動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中山市綠色低碳發展按下“快進鍵”。
項目亮點
國內同類項目最快建設速度。
朗坤環境中山生態環境園于2021年4月份動工建設,2021年12月投入使用,創造了國內同類項目最快建設速度。
被列入“2021年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
朗坤環境中山生態環境園是國內垃圾分類處理的標桿項目,也是中山市的重點民生項目, 已被列入“2021年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
采用國內多項領先技術,高效協同處理四類有機廢棄物。
朗坤環境中山生態環境園采用自主研發的LHP超高壓分離技術、LCJ厭氧發酵技術等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以“分別預處理+LCJ厭氧+資源化利用”核心技術體系協同處理中山市的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動物固廢、糞污四類有機固廢。
有機廢棄物深度資源化,真正實現“變廢為寶”,助力碳減排。
通過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四類有機固廢,得到清潔能源、沼氣、生物柴油原料、綠色有機肥原料等資源化產品。真正做到將垃圾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項目的投入使用,將補齊中山餐廚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短板。
作為垃圾分類終端處理設施,該項目滿產投運后年處理有機固廢約可達36.6萬噸,將補齊中山餐廚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短板,解決中山市區各類存量及增量餐廚垃圾等有機固廢,使得全市有機固廢總處理能力實現歷史性突破。
廢棄油脂制備生物柴油原料,杜絕地溝油回流餐桌,有效保障全市食品安全、環境安全。
項目同時將餐廚垃圾、動物固廢分離的粗油脂為原料制備生物柴油,既可為上游解決廢棄食用油脂安全回收利用的問題,杜絕地溝油回流餐桌,又可為下游提供環保安全的可再生資源,具有經濟效應、環保效應和社會效應。
碳減排效益顯著。
每一度清潔電能=碳減排0.997千克;每一噸生物柴油可實現2.83噸CO?減排。
示范意義
朗坤中山生態環境園作為保障民生的重點項目,根據中山市人民政府將中山市南部有機垃圾處理項目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予以建設,項目創造了國內同類項目最快建設速度,是國內垃圾分類處理的標桿項目,是中山市的民生項目, 已被列入“2021年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