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5 14:03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七)加強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嚴格執行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健全能源計量體系,搭建全省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有效開展能源計量審查。不斷完善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應用,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管,強化在節能形勢分析、節能執法監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完善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能源消費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優化污染源統計調查范圍,構建覆蓋排污許可持證單位的固定污染源監測體系,加強工業園區污染源監測,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控監測設施于2025年底前全部安裝到位。加強市縣能源統計隊伍建設,強化能源統計數據審核,防范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提升統計數據質量。(省統計局、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工信廳、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重點加強省、市、縣三級執法隊伍建設。創新監察執法模式,強化日常執法和專項監察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有效發揮節能監察在貫徹節能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中的作用,推動全社會依法合理科學用能。重點用能單位按要求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和負責人。加強縣級及鄉鎮基層生態環境監管隊伍建設,重點排污單位設置專職環保人員。加大各級政府、節能以及生態環境監察執法機構、企業等節能減排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業務水平。(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工信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工作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系統觀念,明確目標責任,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各項任務。各市政府對本市節能減排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部署推進,將本市節能減排目標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及年度計劃充分銜接,制定實施方案,科學明確各縣、市直部門和重點單位責任。駐晉央企、省屬國有企業要帶頭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鼓勵實行更嚴格的目標管理。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要加強統籌協調,做好工作指導,推動任務有序有效落實。(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監督考核。完善能耗雙控考核措施,制定“十四五”市級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評估考核方案,增加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考核權重,加大對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措施落實情況的考核力度。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工作成效顯著的給予激勵,對工作不力的加強督促指導,考核結果經省政府審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市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繼續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把總量減排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壓實減排工作責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深化例行督察,強化專項督察。(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組織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開展全民行動。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著力破除奢靡鋪張的歪風陋習,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營造綠色低碳社會風尚。加強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宣傳,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參與節能的社會氛圍。嚴格落實綠色產品認證和標識制度,推行綠色消費,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推廣力度。做好全國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的宣傳報道,通過多種傳播渠道和方式廣泛宣傳節能減排法規、標準和知識,組織媒體根據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做好我省節能減排政策解讀和成效、典型、科普宣傳。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推進先進節能減排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業團體、公益組織的作用,支持節能減排公益事業發展,鼓勵社會公眾參與節能減排公益行動。暢通群眾參與生態環境監督渠道。開展節能減排自愿承諾,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公眾自覺履行節能減排責任。(省委宣傳部、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能源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婦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