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10:22
來源:潔綠環境
8月27日,2022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有機固廢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后疫情時代基于“雙碳目標”的有機固廢資源化處理技術與裝備研討會在銀川市召開。北京潔綠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廚余垃圾的資源化路徑選擇》的報告。
有機固廢專業委員會年會現場8月27日,2022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有機固廢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后疫情時代基于“雙碳目標”的有機固廢資源化處理技術與裝備研討會在銀川市召開。北京潔綠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邀參加,董事長趙鳳秋、副總經理成衛東出席論壇,與論壇的專家學者共話有機固廢行業環境治理、資源循環利用,推進我國“雙碳”戰略,實現可持續發展。
成衛東以《廚余垃圾的資源化路徑選擇》為主題演講,分享了潔綠環境的 “熱水解+”的廚余垃圾處理的優勢工藝,以前瞻視野和務實態度,深度剖析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廚余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新趨勢、新思維、新路徑。2022年夏,怎一個“熱”字了得今年夏天,受極端天氣及其他因素影響,長江流域高溫加干旱,出現歷史罕見的高溫,重慶涪陵發生山林火災,杭州的龍井茶葉都被烤焦。《巴黎協定》約定的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面臨嚴峻挑戰,減碳勢在必行。
1972年的經典之作《增長的極限》,指出人類的生態足跡已超過環境承載力的20%,再按現在的發展模式,世界將不可持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數據分析,廢棄物處理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3.2%。我們是否能夠通過努力,在減碳的道路上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環保人的責任。垃圾分類如果能減少20%垃圾會如何?目前我國有14億人口,大約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40萬噸,如果減少20%,碳減排將超越固廢處理行業3.2%的極限。前端減碳、減少資源消耗潛力巨大,終端減碳、減少資源消耗未來可期。
垃圾分類推動減碳有兩個抓手,一個是源頭減量化,一個是資源化。通過綠色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實現源頭減量可大幅度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如:簡樸生活、凈菜上市、光盤行動,不使用一次性消費品、簡易包裝、嚴格執行生產者延伸制度等;另一個是在末端進行資源化,做足小循環,以靜脈產業園方式實現水、氣、渣、能的循環利用,做通大循環,以無廢城市和循環經濟實現農村和城市,工業和農業的連通,助力碳中和。“吃粗糧”工藝提高產沼率,降低殘渣率根據相關研究,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厭氧發酵工藝對碳減排貢獻最大,特別是產沼率對減排影響巨大。廚余垃圾約占生活垃圾的60%,如何將廚余垃圾中的有機質最大程度提取出來,降低預處理殘渣率,是廚余垃圾減碳資源化利用的關鍵。廚余垃圾處理有三種工藝,其中第三種“吃粗糧”工藝可以大大提高有機質的溶出率(達到80%以上),降低預處理殘渣率(殘渣率小于20%),提高沼氣產量(產沼率提高30-40%)。(具體內容請參見:《廚余垃圾處理“吃粗糧”工藝引發行業熱議》文章)產品迭代,鄭州金水項目引關注針對“吃粗糧”技術,潔綠環境也在不斷完善迭代,一代產品以廣州李坑項目為代表,此次會議成衛東著重介紹了二代產品:鄭州金水項目,該項目主要處理家庭廚余垃圾和農貿市場果蔬垃圾,采用預處理+中溫厭氧+污水處理組合工藝,用水力旋流設施替代熟料倉,實現物料輸送完全密閉,控臭效果顯著提高。此工藝將廚余垃圾中的有機質最大限度提取出來,經過厭氧消化轉化,產生清潔能源——沼氣,沼氣在廠區內進行循環利用,沼液經污水系統處理后達標排放,預處理殘渣和厭氧沼渣外運焚燒。
圖/鄭州金水項目現場
圖/鄭州金水項目廚余垃圾處理工藝流程
今年8月,鄭州金水項目運行中的實測數據顯示,殘渣率達到10.4%,遠低于行業水平。
圖/廚余垃圾經擠壓后的殘渣
該項目集廚余垃圾處理、大件垃圾處理、有害垃圾暫存、宣教中心、智慧監管平臺五大功能于一體,占地面積僅為9.58畝,是鄭州市的生活垃圾綜合分揀中心的代表工程,被E20環境平臺評為2021年固廢處理優秀案例。
圖/榮獲2021年固廢處理優秀案例
錨定雙碳目標 勇擔時代重任最后,成衛東分享了作為環保人的座右銘:過低碳生活,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去影響更多的人;創低碳工藝,為雙碳目標做出實質性貢獻。潔綠環境以“擔當、創新、誠信、共贏”為企業價值觀,希望與行業專家、業內同仁攜手,共擔時代重任,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為減碳,為控制氣候變化作出我們最大的努力。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