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4 09:59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7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明顯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明顯縮小。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建設生態緩沖帶,保留生態安全距離。持續開展國土綠化, 因地制宜建設城市綠色廊道,打造街心綠地、濕地和郊野公園, 提高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自維持能力。
加強河道、湖泊、濱海地帶等城市濕地生態和水環境修護,強化河流互濟、促進水系連通、提高水網密度,加強城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大力推進城市節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基本消除劣 V 類國控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廠網配套、 泥水并重,推廣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推進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
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分類投放、收集、運輸、 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系統,到 2025 年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 80 萬噸/日左右。健全危險廢棄物和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體系。加強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管理,推進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控制。加強塑料污染、環境噪聲污染和揚塵污染治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改規劃〔2022〕960號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人民團體,有關中央企業: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函〔2022〕52號)。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2年6月21日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2021—2035 年)》,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 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明確“十四五” 時期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 措,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發展基礎
(一)主要進展。“十三五”以來,新型城鎮化取得重大進展,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大幅提升,2020 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3.8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 45.4%。農業轉移人口 市民化成效顯著,戶籍制度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1 億農業轉移人 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目標順利實現,居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和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城鎮化空間格局持續優化,“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 市和城市群成為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京津冀、長三角、 珠三角等城市群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城市規模結構進一步優化,2020 年末城市數量增至 685 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 城市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生態環 境質量不斷提升,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超過 2300 萬套,城市 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 7000 公里,新型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確立,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 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穩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比不斷縮小。
(二)發展形勢。“十四五”時期,城鎮化發展面臨的問題 挑戰和機遇動力并存。一方面,城鎮化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戶 籍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尚未全面落實,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尚未覆蓋全部常住人口,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大中 小城市發展協調性不足,超大城市規模擴張過快,部分中小城市及小城鎮面臨經濟和人口規模減少,城市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不強,城市治理能力亟待增強,城鄉融合發展任重道遠。另一方面,我國仍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城鎮化動力依然較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城市群和都市圈持續發展壯大;城市物質技術基礎不斷強化,滿足城市居民對優質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健康安 全等需求的能力日益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條件更為堅實。 要破解問題、應對挑戰、緊抓機遇、釋放動力,推進新型城鎮化 不斷向縱深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三)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 發展格局,以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持續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推動城市健康宜居安全發展,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 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
(四)工作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系統觀念,注重把握以下工作原則。
——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強化頂層設計 和規劃引領,注重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增強 制度銜接、任務協同和政策配套,更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 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各地資源稟賦、要素條件和 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考慮城鎮化發展階段的差異性,找準城市群 和大中小城市各自發展定位,實施有針對性的任務舉措,形成符 合實際、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
——積極探索、重點突破。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加大改革探 索力度,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著眼農業轉移人口市 民化、城市群一體化、城市治理、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 鍵環節,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穩妥有序、守住底線。循序漸進、久久為功,盡力而為、 量力而行,合理確定時序和步驟,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 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保護延續歷史文脈,嚴控地方政 府債務風險,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加強公共安全保障,優化應急 管理體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