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6 08:57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5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將聚焦盤活存量資產重點方向的重點領域,重點盤活存量規模較大、當前收益較好或增長潛力較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資產,包括交通、水利、清潔能源、保障性租賃住房、水電氣熱等市政設施、生態環保、產業園區、倉儲物流、旅游、新型基礎設施等。
5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將聚焦盤活存量資產重點方向的重點領域:一是重點盤活存量規模較大、當前收益較好或增長潛力較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資產,包括交通、水利、清潔能源、保障性租賃住房、水電氣熱等市政設施、生態環保、產業園區、倉儲物流、旅游、新型基礎設施等。二是統籌盤活存量和改擴建有機結合的項目資產,包括綜合交通樞紐改造、工業企業退城進園等。三是有序盤活長期閑置但具有較大開發利用價值的項目資產,包括老舊廠房、文化體育場館和閑置土地等,以及國有企業開辦的酒店、餐飲、療養院等非主業資產。
《意見》指出將聚焦盤活存量資產重點方向的重點方向:盤活存量資產對參與的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引導支持基礎設施存量資產多、建設任務重、負債率較高的國有企業,把盤活存量資產作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防范債務風險、籌集建設資金、優化資產結構的重要手段,選擇適合的存量資產,采取多種方式予以盤活。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積極盤活自身存量資產,將回收資金用于再投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促進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所融資室副主任李澤正認為,盤活存量資產能夠加快沉淀資金回收,提高資金循環使用效率;可以拓寬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的渠道;在存量項目中引入市場化、專業化的投資運營管理團隊,還可以提升基礎設施的運營水平。
《意見》指出將通過以下手段優化完善存量資產盤活方式:
(一)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進一步提高推薦、審核效率,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REITs項目發行上市。對于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強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項目,在滿足發行要求、符合市場預期、確保風險可控等前提下,可進一步靈活合理確定運營年限、收益集中度等要求。建立健全擴募機制,探索建立多層次基礎設施REITs市場。國有企業發行基礎設施REITs涉及國有產權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按規定報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研究推進REITs相關立法工作;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政府與基建業務合伙人李煒表示,這對行業來講是一個利好消息,政策的初衷是希望把存量資產盤活,進一步將存量資產盤活的資金用于新建/改擴建項目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但具體到生態環保領域,能起到多大的積極作用還有待觀察。一方面PPP模式,已經大力推進6、7年,政策的邊際效應已經不那么顯著。一方面,REITs目前還在試點運行階段,距離大量的規模化的推廣還有待時日。
從該政策中提及REITs在環保領域起到的作用考慮,政策推動在資本市場、投資信心方面確實起到了提振作用,但決定性因素在于REITs的數量與規模,最終的體量決定在環保領域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總體來講,《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的發布,中長期來看對生態環保來講是利好的,但可能不會有特別立竿見影的幫助。真正大體量項目,如流域治理、生態環境改善等領域。是不是能很好的利用這些最新的政策工具,還需要進一步出臺細則和更具體的政策,尤其是金融方面支持政策的加強,可能才會有更明顯的推動作用。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成彬指出,我國公募REITs試點從基礎設施切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證監會作為基礎設施REITs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堅持“雙向評審”機制,探索了保障項目和產品質量的根本機制。
他認為,基礎設施REITs鼓勵將回收資金以資本金形式投資于新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建設,重點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或新基建項目,以存量帶增量、以融資促投資,形成資產-資本-資金-投資-項目的良性循環,將有效彌補新建項目的資本金缺口,或者顯著改善新建項目的資本金融資能力,為項目的債務融資提供了良好的信用基礎。
目前12個REITs項目發行上市,凈回收資金約188億元,帶動新項目總投資超過2700億元,杠桿率約為1:14,杠桿效應顯著,為引導試點項目對存量帶動增量形成良性循環做出了貢獻。
在我國經濟增長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相對困難時期,積極發揮基礎設施REITs盤活存量資產和促進有效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將對提振投資,促進發展和形成良性循環產生持續性的深遠影響。
(二)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鼓勵具備長期穩定經營性收益的存量項目采用PPP模式盤活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社會資本方通過創新運營模式、引入先進技術、提升運營效率等方式,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并減少政府補助額度的,地方人民政府可采取適當方式通過現有資金渠道予以獎勵。
(三)探索促進盤活存量和改擴建有機結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城市老舊資產資源特別是老舊小區改造等,通過精準定位、提升品質、完善用途等進一步豐富存量資產功能、提升資產效益。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污水處理廠下沉、地鐵上蓋物業、交通樞紐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保障性租賃住房小區經營性公共服務空間開發等模式,有效盤活既有鐵路場站及周邊可開發土地等資產,提升項目收益水平。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專項規劃中充分考慮老港區搬遷或功能改造提升,支持優化港口客運場站規劃用途,實施綜合開發利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