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0 09:53
來源:僑銀股份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成為重要內容,綠色和低碳發展也成為全國兩會代表提案的主要話題之一。
3月7日,僑銀股份公告稱,公司與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高新區”)簽訂了《高新區“碳中和.無廢城市”項目投資協議》。雙方將深入貫徹國家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攜手推進南昌市高新區“無廢城市”建設,為黨的二十大獻禮。
對公司自身而言,這是僑銀股份布局再生資源回收產業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公司持續完善自身產業鏈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國家政策強力加持低碳發展
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廢物也在不斷增長。如何讓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可持續,是時代的“必答題”。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連著減污與降碳。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約為25%。因此,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建設“無廢城市”十分必要。
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城市化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力爭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是中國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指明方向。
2021年11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強調要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提出“十四五”時期,推進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2021年12月15日,生態環境部等18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為各地做好“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制定了“路線圖”。并提出到2025年,“無廢城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
▲政府工作報告強力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僑銀布局萬億產業助建無廢城市
無廢城市,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其遠景目標是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和處置安全。
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已經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再生資源行業是對再生資源進行回收、分揀、運輸、加工、循環化、資源化利用、再制造的行業。
“無廢城市"建設有助于再生資源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作為“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為固體廢棄物處理提供了一條重要的路徑,已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也是經濟轉型應重點支持發展的領域。據估算,其年產值高達2萬億。
僑銀股份作為城市大管家,積極承擔“碳達峰、碳中和”的產業經濟使命。
結合“十四五”規劃,落實兩會精神,僑銀股份近日簽訂了《高新區“碳中和·無廢城市”項目投資協議》,擬在高新區投資“碳中和.無廢城市”項目,探索構建“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大數據管理+供應鏈金融”的全鏈條市場化運營模式,解決再生資源市場體系普遍存在的組織化程度低、小散亂、加工利用技術水平低等問題。
項目服務內容
包括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舊鋰電池等回收經營)、城鄉市容管理、城市綠化管理;技術開發與推廣;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研發、銷售;信息技術咨詢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固體廢物治理及綜合利用和儲能及綜合能源管控系統、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等業務板塊,同時深度參與高新區“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產業的規劃、投資、建設和運營。
實力護航行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無廢城市”需要通盤謀劃,科學布局;要靠科技創新,變廢為寶;也要從起點入手,從源頭減量。僑銀股份作為成立20年的城市服務領軍企業,具有資源、技術、機制等優勢。
2021年,公司已建立覆蓋城市大管家、鄉村振興、碳中和的三位一體服務網,業務布局全國100多個城市。同時,公司還構建了環衛全產業鏈,不斷升級硬件設備設施,并創新應用智慧環衛服務平臺系統,全面提升作業質量與效率。
▲僑銀股份三位一體服務網
在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僑銀股份已進行了多種有益的嘗試,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驗。
垃圾智慧分類運營走出僑銀特色路。公司建立了垃圾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的全鏈條管理體系,成功為佛山、福清、湛江、昆明、宜春等城市提供專業的垃圾分類服務。
以靖安項目為例,該項目服務涵蓋轄區垃圾的全鏈條管理環節。目前,靖安縣通過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減量垃圾約25%;廚余垃圾生產有機肥,減量垃圾約40%。
▲李坑綜合處理廠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