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2 15:27
來源:朗坤環境
千年古郡,鐘靈毓秀,人杰地靈。茂名市高州市地處粵西南部,自古以來素有廣東下四府之首的美譽。
綠色是茂名市高州的底色,生態是茂名市高州的名片。近年來,高州緊盯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兩個重點,加大投入,深入推進污染防治,牢牢守住綠水青山。
朗坤環境用專業力量守護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
2018年以來,茂名市高州政府高度布局生態文明建設,積極響應國家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和循環利用”的號召,并先后印發了《高州市2019-2020年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工作方案》和《高州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專項規劃(2018-2035年)》等規劃制度文件,明確了全市轄區內生活垃圾處理任務與目標。
朗坤環境集團總部、研發中心大樓
在此背景下,由朗坤環境集團投資、建設及運營的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也稱“綠能環保發電(高州)項目”)應勢而生。憑借先進、穩定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通過將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積極的投入到高州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用行動踐行“致力資源再生,創造美好環境,善待自然母親”的企業使命,用愛守護高州市的綠水青山。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全景】
高州生態環境園項目總投資約10.4億元,占地171.667畝,設計處理能力為生活垃圾1800噸/日、餐廚垃圾150噸/日、污泥100噸/日。項目分兩期建設,兩期建設完成后最大發電量超50萬千瓦時/日。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作為高州市重要基礎設施項目,是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縣一綠能環保發電項目”決策部署的具體擔當,對于高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推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綠道森林,打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廠區環境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全景】
走進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整齊干凈的廠區環境,綠樹成蔭、綠草如茵,花朵競相綻放,處處鳥語花香,怡人的廠區景色讓人流連忘返。規劃完善的園林景觀,又將占地110畝的整個廠區打造為人文辦公區、綠色生產區、自由花鏡園三個區域,可謂“一步一景”。
這里集“垃圾處理”、“科普教育”、“工業旅游”、“休閑娛樂”于一體。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園林景觀】
茂名高州生態環境園的建筑外觀設計以“行云流水”為理念,將行云與流水的肌理運用于建筑和景觀的形態,意在創造出具有靈動的空間場所。將廣場景觀、綜合樓、主廠房有機串聯,空間整合動線清晰,構建簡潔、整體的園區形象。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綜合樓外觀】
坐落在人文辦公區的科普綜合樓,主立面的設計上選用淺灰色涂料和大面積玻璃為元素,營造出濃厚的藝術特質。
整體設計上通過與水域、灌木、玻璃、實墻、等元素相互有機融合,以含蓄的基調凸顯出朗坤環境內在的氣息,氣質上與“創造美好環境”企業文化達到高度的一致。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主廠房外觀】
綠色生產區的主角“主廠房”,則運用金屬板不同顏色形成豐富的立面肌理,突破了以往單一的構成方式 ,削弱了建筑形體的僵硬沉重之感,煥發出更大的自由度和親和性,在光影效果下,建筑有了生命的律動,煥發出勃勃生機。
垃圾焚燒環保要求達到歐盟標準,助力茂名實現雙碳目標
整個生產區域由卸料大廳、垃圾貯坑、鍋爐間、渣倉、煙氣凈化、汽機間附屋、上料坡道(引橋)、煙囪、綜合水泵房、冷卻塔、汽車衡、油庫及油泵房及滲濾液處理站等單體組成。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車輛上料棧橋】
生活垃圾經運輸車輛,經上料坡道(引橋)進入卸料大廳,
并垃圾池內儲存5~7天,發酵后由抓斗抓入焚燒爐中焚燒。而這中間的過程也都是通過機械化來完成的,工作人員只需坐在垃圾吊控制室,操控巨大的液壓垃圾抓斗,將垃圾來回翻動。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主廠房】
發酵后的生活垃圾來到汽機廠房,一期建設規模為1200t/d,配置2臺600t/d機械爐排焚燒爐和1臺25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焚燒爐采用往復式機械爐排焚燒技術,將生活垃圾進行全量焚燒;同時,配套余熱鍋爐和汽輪發電機組,利用垃圾焚燒產生的余熱發電上網。至此,生活垃圾在這完成了“新生”,從“人人丟棄”變成了“清潔可再生能源”。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中控室】
在主廠房中控室,可以一覽無余的看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全過程,包括卸料大廳及垃圾池的實時畫面、焚燒爐內實時燃燒狀態、汽輪發電機組的運行狀態等。
生活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煙氣,采用“SNCR+半干法脫酸+干石灰噴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組合工藝對其進行凈化,煙氣排放指標可達到歐盟2010標準要求。垃圾滲濾液經廢水處理系統進行深度處理綜合回用,爐渣進行綜合利用,飛灰在廠內進行穩定化處理后廠外填埋處理。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
今年9月,“兩山”發展指數及全國“兩山”百強縣排名在浙江發布,通過對2020年的“兩山”建設與轉化指數進行排序,高州市以綜合指數A+的成績從全國1821個縣(市)脫穎而出,排全國第20名。既守護一方水土,又兼顧經濟發展,高州正在不斷描繪“兩山理論”生態文明新畫卷。
未來,朗坤環境也將持續秉持“與自然和合共生”的環保理念,為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和持續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