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4 09:26
來源:綠谷工作室
作者:谷林
除去市場因素,國內動力電池的可持續回收體系目前也尚不健全。雖然目前此領域的資源化再利用技術相對成熟,但評估標準和體系的缺失導致市場上的定價機制不健全,也對評測市場的價格行情已進行發展規劃和財務管理提出更多挑戰。同時貴金屬提取過程中的污染治理、最低提取率等要求,都需要企業有更成熟的技術和設備來實現,也意味著需要企業投入更多。
另外電池的梯次利用中也存在不小的困難,比如動力電池廠商對電池技術信息保密的限制,使得回收企業難以讀取到電源管理系統、通信協議等關鍵技術信息,不能有效界定電池壽命。即便同一個品牌同一批次,每一塊電池到退役后的狀況都不盡相同,為其再利用增加了難度,也是行業待破解的難題。作為新入市場的布局者,無論從市場競爭還是技術等積累,TCL面對的難度可想而知。
而在環保之路上發展不錯的康佳集團,卻在去年11月將毅康科技的控股權轉讓給了山東高速集團,以聚集資源助其主業康佳電子科技實現轉型提速。
作為家電行業領先企業,轉型環保,TCL也可謂實力雄厚,但面對海爾、格力等其他幾位的效果,以及康佳集團聚焦主業的選擇,更有鋰電池回收領域大佬搶灘的競爭,TCL環保未來到底能都多遠,發展多快,甚至于2023至2024年登錄資本市場,或許還是個未知數。
當然,從另一方面,TCL已經深耕環保細分市場十多年,并已經在鋰電池回收領域布局,鋰電池回收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期,或許我們應該給予其更多的期待。而在TCL環保的未來戰略里,“并購”也是它們規劃的一條重要路徑。
參考文章:
上汽與寧德時代再合作 推進動力電池回收,證券時報, 2018-03-26
動力電池回收,一座“燙手”的金礦,雷達財經,2022-01-12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報告,未來智庫,2019-02-18
奧博:以生態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網信靜海,2019-12-30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