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0 09:4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整理
找準四大支點,撬動低碳市場大門
固廢行業進階之路上鮮花和荊棘并存。作為扎根環境產業多年的老牌企業,綠色動力形成了多年的經驗。針對上文中提到的政策背景以及行業存在的問題,奚強認為,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需要謀得先機,提早在以下四個方面重點布局,撬動低碳市場的大門。
第一,盡快及時啟動CCER的核證工作。奚強以行業項目為例指出,每噸垃圾焚燒項目可以核算出大約0.3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證,按照以前交易價格是20元/噸,高的是40元/噸。以20-40元的變化量來舉例,通過CCER的交易,企業每年折算到每噸垃圾的額外收入是6-12元。結合國補退坡的力度,按照0.65元的電價,每減少0.1元相當于減少垃圾補貼費28元左右,顯而易見,CCER工作機制的開展將很大程度上抵消國補退坡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盡快啟動CCER的核證工作。
第二,機構合作。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應積極與政府主管部門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國家政策動向,圍繞“雙碳”目標,進一步做好企業風險評估,制定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要積極主動參與行業協會相關標準制定及減排核算方法測算等工作,及時跟蹤碳達峰、碳中和最新研究成果,適時調整業務發展路徑,從而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謀得先機,占據主導地位。此外還可主動與有研究資源和研究力量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成立研究小組,在碳減排方面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進行非主業延伸。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可以通過技術革新和加強運營,降低碳排放,打造“零碳工廠”,達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目的。同時可依托垃圾焚燒發電主業,與相關清潔能源科研機構開展多元化合作,實現多元化發展。例如以垃圾焚燒發電設備設施和現有工藝為依托,在園區內同時開展熱電、風電、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的多能互補項目,合力打造動靜脈相結合的循環經濟產業園。
奚強指出,綠色動力在雙碳背景下也在積極開展熱電聯供,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大有作為。從經濟上來講如果一個企業把供熱量合適的價格穩定在15噸/小時,不斷地與其他單位達成共贏,每年可以增收1000萬的收益,如果是30噸/小時收益基本上在2000萬以上,這樣一來,熱電聯產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國補退坡所帶來的影響,甚至做得好的企業可以完全抵消。
第四,碳資產管理。通過對碳資產的有效管理,可以盤活碳資產并產生效益,實現碳資產的保值增值。例如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可以將碳定價納入新項目投資的財務測算中(如對外供汽減碳項目),建立企業碳排放、減排量臺賬,統一管理企業碳資產,開展碳減排融資工作。此外,由于碳資產可在碳市場上進行交易和買賣,可衍生出多種融資工具(包括碳債券、配額的質押貸款和回購融資等),為企業融資提供新路徑。
碳減排落地的詳細之舉
那么,工作執行中,企業的具體工作思路是什么呢?奚強認為,企業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成立專組。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國家相關政策的學習研究,及時調整碳減排工作部署,為推動和保證碳減排工作有效實施奠定基礎。同時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領域的政策、技術交流、標準制定和培訓學習等活動,從而謀得先機,占據主動。
第二,強化運營。“行業發展到中后期,已經進入運營為王的時代。強化運營就是牢固主業根基,積極開展對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對外開拓市場,開源節流,努力使市場效益最大化。”具體來講,應該立足垃圾焚燒發電主業,強化在役焚燒設施的運營管理,挖潛焚燒設施處理能力和效率,提高噸垃圾發電率;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員工責任心和業務能力水平,提高運行效率,降低廠用電,減少柴油消耗;強化設備管控水平,加強精細化運行調整,有效提高設備完好率、利用率,提升能源轉換效率。
第三,拓展范圍。積極發展熱電聯產、集中制冷等協同處置業務;焚燒填埋場垃圾,徹底消除填埋產生的甲烷排放,并爭取得到碳減排收益及政府補助;在項目所屬園區內現在已經封場的填埋場和主廠房屋頂等區域裝設分布式太陽能裝置,用來發電和提供熱水。此外還可以依托垃圾焚燒技術,開展新能源、新技術領域的調研、論證工作,適時進入光伏、風能、氫能、儲能和CCUS等新技術領域,全方位推進碳減排。
第四,建設升級。在新項目建設和老項目升級改造時,要選擇大型焚燒爐、高參數余熱鍋爐、高效汽輪發電機組和節能技術,大幅度提升垃圾焚燒廠的能源轉換效率,從而大幅度實現碳減排。例如,垃圾焚燒爐由目前行業傳統的300-500噸/日,向750噸/日及以上大容量垃圾焚燒爐方向發展;余熱鍋爐由傳統的中溫中壓鍋爐向中溫次高壓甚至更高參數的余熱鍋爐方向發展;汽輪發電機組由傳統汽輪機向高速、高效汽輪機方向發展等。
最后,奚強介紹,綠色動力是北京市國有控股企業,北京國資公司的環保新能源產業平臺,A+H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以及設備的研發,為城市垃圾處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綠色動力先后榮獲“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全國環保優秀品牌企業”、“國家AA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魯班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榮譽。
“綠色動力,創造美好生活環境”,綠色動力以國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奔跑在創新的路上。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