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雙碳政策下 企業的為與不為!

時間:2022-01-17 13:46

來源:辰于公司

作者:甘振宇 王浩然 劉海楠

過去的2021年,雙碳政策已經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在火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也在綠色低碳方面先試先行施行具體的減排政策,其他行業的碳達峰行動也將逐步開啟,這將對企業帶來什么影響,企業究竟應當如何做好準備?

本文,辰于結合綠色交通領域A企業的咨詢服務經歷,介紹企業在雙碳政策面臨的雙重挑戰,以及主要應對措施:

——戰略:擁抱雙碳政策,成立專門組織積極應對

——研發:探索低能耗生產工藝,技術創新尋求低碳替代產品

——生產:多管齊下,綠色生產、循環經濟是核心

——供應鏈:打造高質量、綠色供應鏈

——銷售:持續拓展市場、擴大影響力,提升話語權

——品牌:綠色品牌形象打造和維護工作有序開展

更有野心的企業應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面對雙碳,挖掘產業調整、升級轉型過程中的巨大機遇,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調整、重塑,最終實現引領,勇立時代潮頭。

一、雙碳政策的頂層設計

1.1 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環境與基本概念

近100年多來,科學家發現全球平均表面溫度(GMST)呈現上升趨勢,2006–2015年這十年觀測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0.87℃-1.0℃,如果這個趨勢延續,將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控制排放到大氣層中的碳以及其他溫室氣體是減緩氣候變暖的關鍵措施,“碳達峰”、“碳中和”概念由此而生。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中國首次向全球明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整體而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時間更緊、幅度更大、困難更多、任務異常艱巨。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而且我國整體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傳統“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產業仍占較高比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1.2 雙碳實施路徑——三項工作并進

為做好雙碳工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于2021年10月相繼發布,明確提出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一起構成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頂層設計,明確了雙碳工作的“1+N”政策體系。雙碳工作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將并行開展。

(1)減少碳排放,節能減排是核心

以能源革命、產業結構調整、綠色交通、綠色建筑推廣等為主要抓手推進節能減排是“碳中和”政策重點,旨在減少碳排放。

在“1+N”政策體系中,針對各個行業的減排規劃和措施在“N”中體現,是雙碳工作落地推進的核心。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正在制定相關政策,為節能減排指明路徑,為各行業、各地區進一步出臺節能減排政策打下基礎。在一系列的政策布局下,將形成供給端以能源革命、高耗能產業結構調整為主、需求端以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推廣為主的節能減排實現路徑。

(2)生態碳匯等“碳吸收”工程同步推進

碳吸收路徑主要包括提高生態碳匯能力和研發碳捕捉技術,目前主要以前者為主要落腳點。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的吸碳固碳能力,能夠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針對生態碳匯,2020年6月,發改委發布我國2021-2035年生態系統修復規劃,提出近年修復具體指標,部分地方政府建立明確植樹造林、生態修復目標,推行長林制,提高地區生態碳匯能力,同時CCUS等固碳技術也受到了一些相關領域內企業的關注,但預計短期內尚不會成為重點。

(3)碳交易等綠色金融配套體系建設

碳交易的核心是將環境“成本化”,借助市場力量將環境轉化為一種有償使用的生產要素,將碳排放權這種有價值的資產作為商品在市場上交易,將過去碳排放這些外部性強的行為進行內化,倒逼排放者減碳減排。作為碳中和重要的配套設施,我國于2021年7月啟動了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上線交易,首批被納入管理的是20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上述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年,意味著中國的全國碳市場啟動后就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多個地方政府均出臺政策明確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建設。

綠色金融是一種金融政策工具,引導資金流向低碳產品和服務。2020年,生態環境部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融資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門制定《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上交所、深交所發布《綠色公司債券上市的業務指引》,細化了綠色債券應用規則。2021年,央行發布會上表示表示人民銀行正有序推進碳減排支持工具設立工作,以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總的來說,我國綠色金融已取得一定進展,政策體系正在進一步完善。

碳交易、綠色金融等是國家宏觀調控與發揮市場力量相結合,是雙碳工作落實的關鍵配套體系和重要支撐。

二、雙碳政策加劇產業鏈供需失衡趨勢

雙碳政策下,國家能源結構面臨調整,各類產業也將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能源領域,火電被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替代的行業變化已經有目共睹,這種變化將持續延伸到其他產業。我們服務的A企業是綠色交通領域的一個上游企業,在A企業的視角,其產業鏈上游是各類金屬原料,下游是動力電池生產商,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而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變化可能導致上下游的需求供給不再平衡。

事實上,在許多行業,這種失衡的趨勢是相同的,由于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游需求在持續提升,而越往產業鏈上游走,越靠近大宗產品、能源產品、資源產品,往往是碳排放高地,面臨著成本上升、供給萎縮的態勢,整個產業鏈都需要尋找到新的平衡點,“動蕩”期間行業競爭形勢洗牌的概率也大大提升。

編輯:趙利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