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3 09:2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利偉
伴隨著土壤修復市場的發展,不同用地類型的項目數量也發生著此消彼長的變化,企業需要緊跟國家相關戰略部署,敏銳捕捉可能重點釋放的細分市場。
當前,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下,農村土地修復項目有望熱度提升。根據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預計到“十四五”期末,每年將給農村建設帶來超過3000億元的新增資金,其中多項重點支持范圍涉及土壤與生態修復等。
另據統計,從項目數量來看,2020年除水域用地類外,各類型工程類項目數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農用地類土壤修復工程項目數量占比42.37%,超越工業場地類項目,成為年度數量最多的項目類型,較2019年同期增長232.94%;工業場地類項目數量增長放緩,較2019年同期增長8.62%;公共管理/服務用地類、礦山/廢渣類、其他類項目數量也有顯著增加。
2019-2020年工程及咨詢項目不同用地類型的項目數量和項目金額分析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制表:E20研究院、中國固廢網
行業頭部企業在農田修復方面也早有布局,以北京建工修復承接的會東農田土壤改良項目為例,該項目是我國迄今治理面積最大的農田土壤改良項目,獲國家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也是落實《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的民生項目,涉及治理與改良的受重金屬污染農田面積6000余畝。項目通過綜合考慮庫區移民安置、農村產業結構等多方面因素,提升當地居民收益。
此外,雖然工業場地修復占比有所下降,但由于城市工業建設的深入發展以及經濟發展的歷史遺留污染問題等,可以預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土壤修復仍將緊抓工業場地修復不放松,工業場地污染治理修復仍將是行業相當重要一環。
“十四五”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窗口期,國家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鄉村振興和構建綠色GDP等方面,規劃了一系列重大戰略,為環境修復產業提供了更多服務場景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多年來緩慢發展的土壤修復市場能否趁勢而上,我們且拭目以待!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