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0 10:15
來源:中國水網
專欄4“美麗大地”重點工程
1.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風險評估
以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地塊,以及騰退工礦企業用地為重點,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
2.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和修復
針對經調查評估發現的污染地塊開展風險管控和修復。
3.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監測
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自主監測:省、市兩級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每年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落實有毒有害物質排放情況報告、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和整改以及自行監測。
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監測:每3年對重點監管企業周邊區域、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周邊土壤開展1次土壤環境監測。
4.土壤環境先行調查試點
依據省要求在開發用地集中區域開展用地土壤環境先行調查試點,探索“環境修復+開發建設”模式。
第七章 促進環境整治生態產業,打造“美麗鄉村”
第一節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動計劃,分年度推進實施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重點治理轉型融合城郊類、集聚提升中心類、保護開發特色類村莊,優先治理環境問題突出、鄉村振興試點等重點村莊。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機制,推動屬地政府規范農村生活處理設施專業化運維,逐年推進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提升改造。積極推行城鄉水務一體化,按建管一體化思路推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設采購、統一運行管理。至2025年,力爭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90%以上,設施穩定運行率達90%以上。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鞏固和持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治理體系的常態化運營管理模式。建立垃圾治理專業化、社會化、智慧化的長效運維機制,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試點,推行垃圾就地分類,通過漚肥返田、配置“濕垃圾”終端處置設施等方式提升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探索建立“垃圾兌換超市”等新模式。
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逐步完善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加快推進“千噸萬人”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繼續推進從水源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重點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實現優水優供。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全面推進千人以上農村集中供水飲用水水源地和千人以下農村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范圍劃定及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完善集中供水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方案,強化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控。整合優化城鄉供水布局,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以福清市、閩清縣為試點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到2025年,城鄉供水差距基本消除。
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明確農村環境整治責任分工,完善市、區(縣)、鎮街、社區(村)四級網格的建立,加強基層網格員的配備及專業能力培養。組織開展分期、分批的環境監管網格化知識專業培訓,提高隊伍素質。結合生態云平臺,加快建設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
第二節強化農村面源污染防治
加強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化零增長行動,落實農作物化肥投入定額制、農藥購買實名制。推進閩清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建設。落實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等回收處理制度,推廣使用可降解地膜和液體地膜等新型的生態化農膜制品。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落實農作物秸稈還田離田支持政策。持續推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戶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2025年底前,廢舊農膜基本實現全回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提高到95%以上,全域化肥、農藥使用量逐年下降2%。
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成效。加快推進畜禽糞污收集、存儲、運輸、處理和利用等環節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將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納入重點污染源管理,著力提升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全面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全面清理東張水庫、塘坂水庫、山仔水庫匯水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到2025年,規模畜禽養殖場全部配套糞污處理設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健全種養循環發展機制。推廣糞污全量收集還田利用等技術模式,完善推廣福清“糞污還田”標準化體系試點成果。支持畜禽養殖場將沼液和經無害化處理的養殖廢水輸送到消納地作為肥料還田(林)利用。鼓勵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戶采用“種養結合”“截污建池、收運還田”等模式。推動水產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推廣綠色健康養殖方式,鼓勵水產養殖企業及養殖戶試點開展生態循環農業種養模式。對水口水庫等重要區域加強管制,禁止投肥。推進水產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嚴格水產養殖投入品管理,開展水產養殖尾水整治專項行動。
第三節促進鄉村生態產業發展
打造一批特色鄉村。培育特色典型村莊,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通過農田生態系統恢復美化、鄉村景觀提升、生態產業打造等工程,打造一批產業鮮明、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讓老百姓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
建設現代化美麗牧場。按照“場區布局合理、設施制度完善、生產全程清潔、產出安全高效、資源循環利用、整體綠化美化”建設標準,改擴或新建設一批現代化美麗牧場。以生豬養殖場為主,兼顧家禽、牛、羊、兔等其他品種,鼓勵發展馬術、信鴿等競技、休閑、鄉村旅游型生物精品養殖,開展美麗生態牧場培育工作。
認證推廣福州生態產品。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完善農村種植土壤、水質監測工作,開展綠色產品認證等工作。積極宣傳、鼓勵綠色產品品牌建設,認證“福州生態產品”。
第四節全面建設“綠盈鄉村”
圍繞“山更好、水更清、林更優、田更潔、天更藍、海更凈、業更興、村更美”等八個方面目標,分初級版、中級版、高級版,梯次推進“綠化、綠韻、綠態、綠魂”的盈實富美的鄉村生態振興建設,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因地制宜精心謀劃,分年度推動達標一批、提檔一批、做靚一批。對列入年度綠盈鄉村建設任務的鄉村,統籌項目資金重點支持、補齊短板,實現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提升的目標。將“綠盈鄉村”建設納入黨政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考核,壓緊壓實地方責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