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5 14:33
來源:生態環境部
中國代表團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后,11月16日凌晨回到北京,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現在正在指定賓館集中隔離,不能親臨現場參加這次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就大會的有關情況向大家做簡要介紹。
COP26是《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后召開的首次締約方大會,大會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落實和治理事項通過了50多項決議,其中1號決議《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是大會的政治成果文件,強調了氣候危機的緊迫性,以及各方應當在未來十年提高雄心、加速行動的重要性。大會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這是本次大會取得的最主要也是最具標志性的成果。此外,大會就全球適應目標、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議題取得積極進展。COP26的勝利閉幕開啟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征程。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始終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本次大會期間,在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中國代表團顧問解振華,我部副部長、中國代表團團長趙英民的帶領和指導下,積極參與各項議題談判磋商,加強與各方對話交流。特別是在大會的關鍵時刻,創造性地與美國聯合發布了《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承諾繼續共同努力與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這個宣言發布以后各媒體的反映,用了一個詞叫“震驚”。中美聯合宣言展示了中美雙方務實合作和雄心,傳播了正能量,提振了各方對COP26成功的信心,可以說為本次大會的成功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中國代表團堅定主張各方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目標和要求,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要求發達國家能夠進一步兌現承諾,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為大會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下一步,各方要全面平衡有效地落實《巴黎協定》,在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各國國情的基礎上,采取強有力的全球行動,積極應對氣候危機。中國將一如既往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多邊進程,通過南南合作、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將繼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堅定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謝謝大家。
劉友賓:下面請大家提問。
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立法工作,提供更為全面、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一財經:第一財經記者提問。請別濤司長詳細介紹一下“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領域計劃頒布和實施哪些法律法規,主要想解決哪些問題?謝謝。
別濤:謝謝!
剛才我在開場白簡要回顧了“十三五”立法的進展,關于“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的立法,我們正在謀劃之中。
“十四五”規劃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立法工作。規劃將“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專門的一篇,規定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內容,并提出要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其中,在立法方面,規劃明確提出“制定實施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立法工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更為全面、更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填補立法空白。將按計劃推動黃河保護、噪聲污染防治、海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氣候變化應對、生態環境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護、電磁輻射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加快構建與美麗中國目標相適應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
二是大力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相關立法。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環保信用評價等方面立法,確保重大改革舉措于法有據、落地見效。積極推動區域生態環境立法。
三是配合立法機關積極開展環境法典編纂的研究論證,科學整合生態環境領域的立法,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推動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完善嚴懲重罰制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嚴懲重罰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積極推動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協同適用,構建以行政責任為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配合適用的法律責任體系,不斷完善企業事業單位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進一步創新法律責任承擔方式,有序擴大“雙罰制”、按日計罰、信用懲戒等懲處機制的適用范圍,積極探索生態修復、連帶賠償等新型法律責任承擔機制。
這是下一步關于生態環境立法的基本考慮。謝謝。
劉友賓:請繼續提問。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