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19 09:40
來源:綠谷工作室
作者:谷林
近期,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計量收費的指導意見》,或在一定程度上,垃圾處理收費這個問題也將進一步推動廚余垃圾分出。但整體來看,有機垃圾資源化贏利模式尚未成熟。從整個固廢市場的產生規模來看,徐海云認為,工業固廢和農業垃圾更應該被關注。從現實角度角度看,資源化不是什么問題,而那些不能資源化的部分如何處理才是問題,這些不能資源化的,才更容易形成環境問題,也更值得關注。
徐海云
本月7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計量收費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價格機制激勵約束作用,以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在作者前不久的文章里也提到,垃圾分類成本與垃圾費收取的巨大差距就是一道現實的鴻溝。此次收費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也將進一步推動廚余垃圾分出。
在“2020(第十四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根據很多與會專家和企業的發言介紹,目前,國內分出的廚余垃圾等有機垃圾資源化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厭氧發酵工藝,僅極少數項目采用了肥料化等其它工藝。有企業對北京、上海、南京等重點城市此類項目處理工藝做了簡單的統計,發現大部分項目預處理后,厭氧工藝占已建項目約78.5%。(”2020(第十四屆)固廢戰略論壇“嘉賓觀點詳情戳這里)
同時大家介紹,多年實施下來,以厭氧發酵為主的工藝技術下,有機垃圾處理除了餐廚垃圾可以提出一部分油脂,作為工業原料外,其余的產品主要是沼氣再利用,無論是發電還是產CNG, 受電價補貼政策、CNG售價等制約,空間有限。因為末端市場受限,采用肥料化工藝,很難大面積推廣,而且肥料銷售比較受季節影響。整體來看,有機垃圾資源化贏利模式尚未成熟,資源利用上下游并不順暢,飼料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許可依然難以落地。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海云認為,廚余垃圾收集和利用,需要跨過五個臺階:第一個臺階是定點定時收集,第二個臺階是計量收費,第三個臺階是處罰偷倒,第四個臺階是經濟負擔能力,第五個臺階是要有足夠的土地來接納肥料。當前,有些地區說把生活垃圾中所有的廚余垃圾都分出來,但放到這個標準之下,可能很少有城市能跨過這5個臺階。
從整個固廢市場的產生規模來看,徐海云認為,工業固廢和農業垃圾更應該被關注,其中農業垃圾主要包括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
畜禽糞便年產生量約40億噸。相比其它固體糞污,畜禽糞污,距離土地更近,更便于還田,從這個角度,大規模的畜禽糞污,是巨大的資源庫。但如果處理利用不當,也會給環境和居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比如畜禽糞污處理壓力大,一些養殖污水可能會被排入地表水,還下滲到淺層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氨氮超標。同時一些大型養殖場因糞污處理不當,向周邊環境隨意排放,污水和臭氣會影響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
根據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以上。如果目標完成,每年也還有25%的畜禽糞污沒有得到利用。徐海云認為,像畜禽糞污這樣更接近土地的有機資源也才達到這樣的利用率,其他的有機固廢要實現回到土地循環利用就更不樂觀。
據農業部介紹,秸稈作物每年產生量大約為9億噸,主要消納途徑為肥料化及飼料化,但商業化程度一般,大多為農戶自用。能源化處理的項目為當前其主流的商業運作模式。總體來看,秸稈發電規模不小,但項目運營狀況一般,盈利情況整體不夠樂觀。
生態環境部《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指出,2019年,196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13.8億噸,綜合利用量8.5億噸,傾倒丟棄量4.2萬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置及貯存總量的55.9%。
另外一個是建筑垃圾。隨著城市建設與改造的提速,建筑垃圾圍城問題日益嚴峻。E20研究院研究顯示,從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的35個城市(區)統計來看,2019年全國試點區域建筑垃圾的產生量為13.7億噸,推算2019年全國建筑垃圾總量不低于35億噸/年。2017年國務院印發《循環發展引領行動》,計劃2020年底資源化率達到13%。如果目標完成,以此來測算,試點區域之外有近2.9億噸建筑垃圾需要進行資源化處置,減去現有資源化處置能力(不足)1億噸,試點之外有近2噸建筑垃圾需要進行資源化處置,僅處置能力100萬噸以上的生產線,就需要增加近200條,缺口極大。(相關新聞:解讀發改委最新發文:大宗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從盈利模式上來看,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的運營仍較大比例依賴政府補貼,再生骨料等資源化商品市場化銷路仍不暢通。從資源化品質來看,由于收集、運輸、處理鏈條暫未完全聯結,建筑垃圾中較高值的部分(i.e. 鋼筋等)較難進入到建筑垃圾處理閉環中,資源化商品品質不高。
今年3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全鏈條治理,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取得新的發展。
在上述大宗固廢之外,危險廢物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領域。我國危廢處置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具體包括綜合利用、處置和貯存。某些危險廢物在經過熔煉或提純等工藝,可提取有價資源。例如,含貴金屬的電鍍污泥經過脫水、濃縮、熔煉、提純等工序后,提煉其中的金屬;廢棄的印刷電路板經過高溫冶煉、電解、精煉等工序,可得到金、銀、鈀、鉑、等貴金屬;廢礦物油和廢有機溶劑經過蒸餾和萃取等手段處理后,再利用;不同的廢催化劑可經過不同的工藝復活;廢鉛酸電池可回收再利用其中的鉛等等。
根據《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196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達4498.9萬噸,綜合利用量2491.8萬噸,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置及貯存總量的47.2%。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