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08 13:39
來源:武漢市人民政府
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武漢市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制定三年目標,加快區域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提升現有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爭取建成較為完善的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轉運處置及利用體系。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動沿江化工產業搬高、搬新、搬綠和高質量發展。全文如下:
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武漢市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4月23日
武漢市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鄂政辦發〔2020〕49號)要求,以及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全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工作部署,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一)三年目標
加快區域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提升現有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爭取建成較為完善的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轉運處置及利用體系。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動沿江化工產業搬高、搬新、搬綠和高質量發展。完成省級生態環境補短板農村人居環境工程重大項目任務,累計推進135個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補齊我市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支持與生態環境警示片突出問題整改直接相關的生態修復治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效能,推進城市污水設施發展。加快推進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項目建設,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二)年度目標
2020年,加大全市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力度,實施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建設;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進45個村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完成3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銷號。
2021年底,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加快危險廢物處置及利用設施建設;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累計推進90個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累計完成8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銷號。
2022年底,爭取建成較為完善的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轉運處置及利用體系,提高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能力;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累計推進135個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鞏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銷號成果;完成相關污水處理廠擴建等工作,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二、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及責任分工
(一)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
加快醫療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牽頭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實施主體: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
鼓勵引進新技術,優化處置方式,建設集中焚燒處置設施或者采用熱解工藝處置醫療廢物,完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加快區域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消除處置能力瓶頸,嚴防因處置不及時造成的安全風險。加快危險廢物處置及利用設施建設,提高處置能力。
(二)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
1.按照省方案要求,2020年已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牽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專項戰役指揮部成員單位;實施主體:各有關企業)
(1)位于沿江1公里范圍內且已在合規化工園區內化工企業,企業布局符合相關規劃、區劃要求,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但尚未達到安全、環保標準要求的,通過改造能夠達到安全、環保標準的,必須通過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2)位于沿江1公里范圍內且不在合規化工園區內化工企業,企業布局不符合規劃、區劃要求,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夠達到安全、環保標準的,必須通過異地搬遷進入合規化工園區,通過搬遷改造達到規劃、區劃、安全和環保要求。
(3)位于沿江1公里范圍內且不在化工園區內的極少數大中型化工企業,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夠達到安全、環保標準的,必須通過更高要求的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2.2022年底之前持續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牽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專項戰役指揮部成員單位;實施主體:各有關企業)
(1)位于沿江1—15公里范圍內且已在合規化工園區內的化工企業,企業布局符合相關規劃、區劃要求,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夠達到安全、環保標準的,必須通過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2)位于沿江1—15公里范圍內且不在合規化工園區內的化工企業,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和衛生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達到安全、環保要求的,必須通過異地搬遷改造進入合規化工園區、或通過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3.通過持續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加快促進產業結構高端化進程,使產業結構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在搬遷改造中實施一批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的項目。充分利用新增乙烯、煉油副產原料,大力發展環氧乙烷、C5、C9、芳烴、丙烯等特色石化產品,不斷完善和豐富石化產品產業鏈。(牽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實施主體:各有關企業)
4.通過持續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在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圍繞新能源材料制備、半導體材料制備、高端精細化學品制備、高分子材料改性等領域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推廣應用項目。(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實施主體:各有關企業)
5.加快推進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圍繞提升園區綠色發展水平,打造循環型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建立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和公共服務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園區。(牽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實施主體:各有關企業)
6.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通過搬遷改造,全面推進綠色標準化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努力建設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本質安全的石化工業。(牽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實施主體:各有關企業)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為基本要求,圍繞推進農村廁所糞污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主要建設農村生活垃圾陽光堆肥房和資源化處理站、微動力或者無動力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人工濕地、糞污收集處理體系、美麗鄉村示范村、集中圈養和糞污處理設施等,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有機廢棄物處理中心的建設、農村河塘溝渠和黑臭水體的治理、村內道路的升級、農戶庭院環境的整治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完善等工作,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牽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城鄉建設局;實施主體:各有關街道)
(四)污水收集處理
科學布局污水處理設施,重點推進龍王嘴、黃家湖等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牽頭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實施主體:市城投公司)
(五)生活垃圾收集處理
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其中,焚燒項目5個,廚余垃圾處理項目4個,填埋項目1個,提升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確保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牽頭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委;責任單位:相關區人民政府;實施主體: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武漢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武漢綠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武漢千子山能源有限公司)
(六)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
認真落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優先支持對推動長江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明確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清單中整改成效明顯、與問題整改直接相關的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整改任務完成。探索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修復建設新模式,抓好全市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促進綠色發展。(牽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實施主體: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
三、實施步驟
(一)統籌謀劃和實施階段:2020年各有關牽頭責任單位在省直部門的指導下,已初步建立項目庫,并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調度,進一步明確工作措施、工作要求和完成時限;到2022年9月底之前,各責任單位對項目庫實行滾動更新;要按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程序,對納入更新項目庫且符合發行條件的項目,按照財政部門確定的時間節點要求和工作流程抓緊做好政府債券申報發行相關工作,同時積極向國家和省申報有關預算投資和專項資金支持,加強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安排,加快推進具體項目落地見效,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二)鞏固提升階段:2022年12月底之前,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開展自查,對標對表補短板,確保主要任務不漏項。按照省直有關部門要求,做好項目驗收以及績效評價相關工作。
四、資金籌措安排
(一)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理。擬重點實施項目2個,估算總投資8.06億元,由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執法委統籌推進。項目投資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0.51億元,擬申請政府專項債券5.91億元,剩余投資由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統籌保障。
(二)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擬重點實施項目11個,估算總投資33.89億元,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青山區統籌推進。項目投資擬由申請政府專項債券、財政資金及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統籌保障。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擬重點實施項目5個,估算總投資6.75億元,由市農業農村局統籌推進。項目投資擬申請政府一般債券等統籌保障。
(四)污水收集處理。擬重點實施項目2個,估算總投資17.47億元,由市水務局統籌推進。項目投資擬由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統籌保障。
(五)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擬重點實施項目10個,估算總投資57.52億元,由市城管執法委統籌推進。項目投資擬由申請政府專項債券及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統籌保障。
(六)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擬重點實施項目2個,估算總投資56.35億元,由市發展改革委統籌推進。項目投資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億元,剩余投資擬由申請政府專項債券、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投融資等統籌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召集人,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負責適時對項目推進情況及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行研究、調度。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在市生態環境局辦公,承擔日常組織協調、督辦工作。各責任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項目實施的統籌推進等相關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指導和支持,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二)推進項目實施。各牽頭責任單位要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不斷充實完善、滾動更新項目庫,并主動對接省直各重大項目牽頭單位,統籌推進各重大項目建設。各責任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建立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要素保障、建設實施等全過程推進機制,明確具體工作任務和責任人,確保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保障資金投入。各部門和單位要抓住當前項目實施有利時機,加強相關政策措施,推動項目實施單位按照要求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一般債券申報、發行等相關工作,并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市區財政部門要加大對重大項目支持力度,做好相關培訓指導工作。各項目實施單位要加強資金使用管理,保障資金??顚S?,杜絕擠占、挪用和截流現象。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