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07 09:2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薛濤
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等推進的EOD受人關注(詳情點擊:生態環境部征集EOD試點項目 生態環境導向模式或成趨勢),就是期望找到破解環境治理外部性所帶來的系統性缺乏和經費來源困局的金鑰匙。政策的發起來自上層對環境制約問題的充分認識,EOD推動者目的應該是在于由此帶來理念提升、系統思維和局部精品,我個人認為在當前政策環境下他們也并不期待形成大規模可復制甚至變成資本盛宴(因為后者那樣其實最終大概率一地雞毛)。
文章寫的很好,結構清晰,分析全面。只是一方面拿出來的正面案例依據的是主導者的營銷宣傳,了解實際情況的明了其作為立論基礎還不夠堅實,另一方面對風險的提示力度還缺了一丟丟?;诠P者多年市場觀察,對文章中提示的風險補充細化,羅列了以下難解問題:
1、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和常規操作模式下,額外的環境治理經費無怪乎來自與G(政府路條)緊密相關的和與C(民眾買單)間接相關的土地(房地產)、礦產砂石料等資源類以及與C緊密相關的和與G間接相關的商業開發和產業導入兩大類。未來在兩山論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可以進一步設計更具突破性的政策變革,具體方向分析其實看兩年前我們分析長江大保護的困局破局那個報告(請點擊:薛濤報告實錄:從長江大保護看水務行業發展的困局和破局)中的這張圖片一目了然。
2、 土地收益捆綁當前法律障礙還是很多,國家從政策松綁的方向必然還要反向考慮推演被惡意或無意卻也玩壞的可能(比如PPP的先揚后抑),畢竟在我一直強調的三大關系的央地關系里,中央政府要面臨差異性那么大的各種地方政府,很多東西想不一刀切還真難(請點擊:薛濤:中國特色三大關系決定PPP國情)。因此當前政策環境還不太可能給與大規模松綁的條件,那么當前土地招拍掛等程序制約外部純市場主體(叫社會資本也可以)去合規地打通一二級開發,也就更難以借此形成成熟的融資產品,這種狀況制約了一種普適模式的落地,其實即便是城投平臺此處騰挪空間也是有限的;
3、 這幾年盯上土地這塊唐僧肉的很多,比如剛割給了農村一大塊(詳情點擊:中辦 國辦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唐僧肉越來越面臨不夠分的問題,同時地產趨弱是大勢所趨,這個問題值得地產本身還是要看產業;
4、 既然地產的價值其實也要看產業,那么說回到作為EOD增值基礎的產業導入的空間,則還是要看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和重視不同地區的差異化。前者大家都知道已經整體進入慢速區間,后者則是富的地方常常富到不必做EOD至少不必做外包的EOD(類似的比如珠三角治水不屑于PPP直接EPCO),窮的土地收益更難匹配修復成本;
5、 在這種情況下,據筆者觀察,當前真正有些EOD色彩的項目類型,往往是少量區位優勢好的城市棕地土壤修復、個別礦山河道治理與礦產砂石類資源打捆項目,剩下的EOD類型極大比例都依賴于政府付費,EOD帶來的補充經費占比微不足道,更多的是鼓勵系統思維和理念提升,而不是回報機制的巨大變革;
6、 而直接以產業導入或商業運營為收益開源的,其實比玩土地更難把握,文章中介紹的固安和中信國安兩大案例現狀其實筆者不用多說。產城一體和文旅生態一體的兩種模式本質上賣住宅的占絕大多數,房價玩不下去的時候會更加艱難,成功概率很低,這么多年來外部玩家(甚至是城投平臺公司也不少)尸橫遍野者眾,EOD推進中需要直面這個殘酷的現實,文中所述的開發商絕大部分自顧不暇,去作為環保治理EOD的引領者幾無勝機;
7、 說回到企業玩家層面,作為推動主體,玩土地礦產的話,面對的是更強勢的房地產大佬、礦業土豪哪個會和環保公司精誠協作?和這波人合作環保公司被矮化的可能性大,合作共贏在國內的商業氛圍內難度相當大。而環保公司如果選擇自己全做必然變成四不像的送錢機,話說連玩個產業鏈后延的資源化都能玩死了多少家環保公司(比如拿污泥玩移動森林的國新天匯,詳情點擊:處置全市一半污泥!國新天匯長期違法被安徽環保督察組點名)。而玩其他產業的難題如前所言,絕大部分案例上地產玩家其實還是在賣住宅中掙扎,環保公司又有何德何能改天換日?那么環保公司就剩下和各地城投一起玩,畢竟這些親兒子玩土地拿融資尺度可以大很多?可以試試,不過要先解決合作對方作為城投平臺類公司的公益屬性、決策機制和雙方的利益分配機制再說,這方面依然面臨很大挑戰;
8、 所以對于文中三類收益主體,對EOD帶來的利好不能過于樂觀:
小口徑里,土壤修復有些小前景前面已經說了,因為一年土壤修復的總營收不過區區幾百億,而我可以打賭PPP泡沫破滅后園林公司極大概率回歸綠化隊打工仔;
中口徑的其實已經不是常規的環保公司,而是PPP低潮后被抑制反彈而回歸的省市級真平臺(也可以說是E20所述的B方陣)或者平臺化的大型央企(如三峽),真了解的也知道,平臺化和真平臺面對地方政府資源的把控力還是不一樣,平臺化的也要找親兒子緊密合作,破局難題不小前面說了,包括長江大保護目前主要依賴于PPP模式(請點擊:從初露端倪到高位引領 818長江大保護的三峽模式),而永定河模式在回報機制上同樣亟待突破。
大口徑里的環保技術細分企業如筆者所述還是練好內功,EOD里做好細分和顧問就足夠好了,EOD確實不是給他們鯉魚跳龍門用的。
除了這三類,E20所述的A方陣也是EOD最熱心的一撥人,基于他們所具有的策劃、整合、投融資能力和政府關系,他們也是最有能力突破局部的陣營之一,不過在前述的各種背景下,精品項目都會相當難得。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