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25 10:05
來源:山海環保官方號
6月,深圳市啟動“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區域性試點實踐項目”公開招標。按計劃,中標人將于12月10日提交項目成果。
9月1日,有著里程碑式意義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開始實施,宣告深圳垃圾分類進入法治強制時代。
《條例》授權深圳市人民政府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和差別化收費”的原則,逐步建立計量收費、分類計價的收費制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優化調整后,原則上參與分類的市民家庭購買專用垃圾袋的費用低于現行隨水費征收的模式。其實,深圳一直都有垃圾處理費,現行收費模式是隨水費征收。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優化調整工作對現有收費模式改動較大,穩妥的辦法是先行選擇區域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形成成熟穩定的政策后再擴大推行。
為深入開展按量收費相關工作,開展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實踐頂層設計,認真梳理深圳市生活垃圾收費現狀,總結當前收費模式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初步提出優化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的思路,6月28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啟動“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區域性試點實踐項目”公開招標。
服務內容:
1、詳細調研和分析韓國、臺灣地區生活垃圾按量收費的計費方式、運行機制和實施情況等,結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及生活垃圾按量計費模式,分析垃圾處理費隨袋征收模式優勢,吸取其可借鑒經驗。
2、設計深圳市生活垃圾隨袋征收區域性試點實踐方案。
(1)根據深圳市垃圾處理費現有收費途徑及資金流向,并結合行政機構管理架構特點,分析隨袋征收運行的參與主體、運行邏輯,理清主管機構與參與企業的責任,明確體系運行中物質流、資金流的途經流向、管理路徑、監管主體,明晰各參與主體的職責。
(2)制定隨袋征收收費標準。根據深圳市歷年垃圾產生量、處理成本、垃圾密度、清運成本,以及收費對象、收費金額、收費比例等參數,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費隨袋征收收費模型,分場景測算生活垃圾按量收費標準,提供深圳市垃圾處理費統一收費基礎。
(3)深圳市居民生活區、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區、農貿市場等區域生活垃圾組分不同、人均垃圾產生量不同,結合深圳市不同區域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居民投放行為習慣、生活垃圾清運方式、垃圾產生量等,設計出滿足不同場所、不同需求時的垃圾袋標準,制定相應的收費方案。
(4)設計隨袋征收專用垃圾袋統一標準。根據新固廢法、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等政策,基于深圳市氣候環境、末端處理技術等外部條件,從垃圾袋材料環保性、經濟性、質量可靠性、使用便利性等多角度,對隨袋征收專用垃圾袋提出統一外觀、材質、規格的指標要求。
(5)設計按量收費垃圾袋全流程管理方案。結合深圳市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制定垃圾袋在生產環節、流通環節等的監管方式,做到垃圾袋質量可靠、供應穩定、流向明確。
(6)綜合考慮專用垃圾袋具有金融屬性的特點,考慮印刷、倉儲等過程中出現殘次品事件,制定相應的控制和檢測流程,報廢品管理方法。并考慮垃圾袋流通環節退換貨便利性等要素,提出垃圾袋退換貨管理規則。
7月8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區域性試點研究項目”開標,服務期限:2020年7月10日-2020年12月10日。按照工作計劃,中標人將于12月10日向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提交項目成果。這將意味著“深圳市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區域性試點工作”有望在明年初正式實施。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