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13 13:26
來源:邵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近日,邵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發布關于印發《邵陽市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詳細介紹了《邵陽市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工作目標為:
2020年,市城區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宣傳發動全覆蓋,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前端設施設備投放全覆蓋,分類指導全覆蓋。
2021年,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成投產,并協同處理廚余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55%以上;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35%。
2022年,建成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一批農貿市場處理設施。
2025年,邵陽市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各縣(市)應參照市本級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推進。
具體詳情如下:
邵陽市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活垃圾分類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20〕25號)等文件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適用范圍
邵陽市大祥、雙清、北塔區及邵陽經開區建成區范圍內。
二、工作目標
2020年,市城區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宣傳發動全覆蓋,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前端設施設備投放全覆蓋,分類指導全覆蓋。
2021年,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成投產,并協同處理廚余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55%以上;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35%。
2022年,建成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一批農貿市場處理設施。
2025年,邵陽市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各縣(市)應參照市本級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推進。
三、工作原則
(一)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堅持市級統籌,各區人民政府和邵陽經開區管委會為生活垃圾分類的責任主體,負責督促實施所轄行政區域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管理體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生活垃圾分類”的原則,確定市直各相關部門的職責與分工。率先實行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發揮黨政機關帶頭示范作用,廣泛宣傳發動,形成全社會普遍參與的良好局面。
(二)全程分類,源頭減量。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分類體系,形成統一完整、能力適應、協同高效、源頭至末端一致的全過程分類運行系統,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裝混運”。加強商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過程管理,促進源頭減量。鼓勵居民分類規范投放,減少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三)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立法,建立“軟引導”和“硬約束”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機制。加強技術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類效率。
(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根據我市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生活習慣、人口規模、垃圾成份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科學制定實施計劃,統籌布局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垃圾分類。
四、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要求
生活垃圾分類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包括餐廚垃圾、家庭廚余垃圾和其他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要單獨分類、獨立處理,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減輕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設施負擔。
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賓館酒店、商場等機構的食堂設立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樓棟內以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居民小區樓棟內以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院落內實行四分法,根據垃圾的數量設立桶位。車站、碼頭、廣場、公園、城市干道、體育場館等公共區域,根據生活垃圾產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分類模式,主要以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
五、工作舉措
(一)加快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1.促進源頭減量。嚴格執行國家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標準,減少包裝廢棄物產生。促進快遞包裝物減量化和循環使用。加強對果蔬生產基地、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場、超市的管理,積極推行凈菜上市。加大“限塑令”執行力度,推廣和引導消費者使用菜籃子、布袋子等環保包裝。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社會團體要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減少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和一次性杯具。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用品。鼓勵和支持鋁合金模板、裝配式建筑精裝修住宅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降低建筑施工和房屋裝修建筑垃圾產生。
2.規范分類投放。鼓勵居民在家中濾出廚余垃圾水分,采用專用容器盛放,減少塑料袋使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社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社區,要安排現場引導員,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現場宣傳和引導,做好臺賬記錄,糾正不規范的投放行為。公共場所、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和生產場所、物業小區要安排專人負責垃圾分類投放的宣傳和引導工作。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家庭源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利用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臨時堆放場地單獨設置。
3.加強分類收集。各區要新建或改造與周邊環境相適應的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等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設置垃圾分類引導指示牌,并明確分類收集主體,實行分類收集。新改擴建的住宅工程、老舊小區改造、新區域開發,應當按標準與主體工程同步配套建設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所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應噴涂統一、規范、清晰的標志和標識。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采取定時、定點分類收集方式。有害垃圾按照便利、安全原則,設置專門貯存場所。優化可回收物的收集體系,規范城市收舊行為,鼓勵實施企業化運作。餐飲行業、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應統一收運管理,逐步實現全量收集。農貿市場的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分類收集,因地制宜建設資源化利用項目,逐步實現農貿市場果蔬垃圾處置不出場。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