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05 09:13
來源:工信部
鼓勵政策:
《廣東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積極爭取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等相關政策支持我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行業龍頭企業申報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省節能降耗專項資金將對綠色改造項目給予重點支持。落實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和財稅支持政策,引導社會資金積極投入綠色制造領域。
文件鏈接: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印發廣東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粵經信節能函[2017]33號)
海南省
工作目標: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重點企業和產業園區率先分別達到“國家綠色示范工廠”、“綠色示范園區”標準。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立綠色制造體系。
財政政策: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提出完善政策支持環境。積極爭取國家對我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支持,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收費清理力度,確保企業輕裝上陣。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發揮地方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制造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眾創空間、創業街區、科技孵化園等創新創業平臺。培育壯大產業市場,整合省內市場需求,鼓勵優先采購省內制造產品。面向重點制造領域建設共性技術保障平臺。
金融政策: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提出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產業專項資金的撬動作用,根據重大技改、產業升級、結構調整需求,采取有扶有控的信貸政策。加大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對工業企業的支持,推動工業企業融資機制創新,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支持符合《中國制造2025》和國際旅游島產業方向的企業在各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進一步清理金融機構不合理收費,嚴厲懲處亂收費行為,嚴禁在發放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落實小微企業收費減免規定,減輕融資負擔。組織企業申報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以及工業轉型升級、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資金,鼓勵企業發行債券、上市融資等。探索政府與金融機構合作、創新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新方式,完善銀稅溝通機制,納稅增信,推廣稅貸通,加快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實現融資服務、優惠政策、小微企業名錄庫等相關信息網上共享。
文件鏈接: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瓊府[2016]57號)
四川省
工作目標:
《四川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重點行業力爭創建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國家級綠色工廠30家、綠色園區5家和一批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資金、技術實力的綠色制造服務機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一定市場占有率的綠色產品,探索構建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全流程綠色供應鏈,基本形成促進工業綠色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
鼓勵政策:
《四川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指出加大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等相關政策支持我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組織符合條件的行業領軍企業申報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資金支持。省級有關專項資金支持綠色制造創建單位實施的重大支撐項目,引導綠色制造咨詢服務機構發展,探索制定綠色制造相關地方標準、評價指標體系及前瞻性重大課題研究。
文件鏈接: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四川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川經信辦環資[2016]150號)
貴州省
工作目標:
《貴州省綠色制造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 年)》提出,到2020年底,全面實現磷石膏消大于產,且消納磷石膏量按 10%的年增速遞增,赤泥、電解錳渣等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標準體系更趨完善,基本建成符合貴州發展實際的綠色制造體系。
鼓勵政策:
《貴州省綠色制造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指出,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對我省綠色制造投資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的支持,主動爭取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對我省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專項、綠色制造系統集成專項資金等支持,力爭資金盡快到位。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扶持綠色制造的各項政策措施,各級相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要積極支持生態產業發展,對綠色化改造行動迅速、主導產業突出、聚集效應明顯的園區給予優先扶持。
本文件鏈接: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貴州省綠色制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黔府辦發[2018]14號)
云南省
財政政策:
《云南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實施細則的通知》指出,對認定的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和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給予5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云南省財政廳關于申報 2019年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中《2019年省級綠色制造獎補專項資金申報指南》提出對達到獎補條件的相關成果給予一次性資金獎補,標準如下:
(一)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獎補120萬元;
(二)國家級綠色園區獎補120萬元,省級綠色園區獎補80萬元;
(三)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分別獎補80萬元,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分別獎補50萬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