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05 09:13
來源:工信部
根據《關于“十三五”期間天津市節能與工業綠色發展先進單位創建獎勵政策的通知》(津工信節能[2018]5號),對納入本市綠色工廠創建備選名單的企業,市工業和信息化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確定第三方機構,對綠色工廠創建提供咨詢評價。市節能專項資金對企業圍繞創建工作實施的節能與綠色制造技術改造項目給予優先支持。對列入本市綠色工廠示范名單的企業,市節能專項資金一次性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資金獎勵;對列入國家綠色工廠示范名單的企業,市節能專項資金一次性給予不超過60萬元的資金獎勵。具體獎勵資金數額以當年申報文件為準。
文件鏈接:
《天津市工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津工信節能[2017]12號)
《關于印發天津市節能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津財規[2017]20號)
《關于“十三五”期間天津市節能與工業綠色發展先進單位創建獎勵政策的通知》(津工信節能[2018]5號)
重慶市
工作目標:
《重慶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在全市范圍內建設110家市級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單位的總體目標,其中市級綠色工廠100家、市級綠色園區10個。分年度目標,2018年建設市級綠色工廠30家、市級綠色園區3個;2019年建設市級綠色工廠30家、市級綠色園區3個;2020年建設市級綠色工廠40家、市級綠色園區4個。到2020年,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超過25家,開發50種以上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打造5條國家級綠色供應鏈,培育5家國家級工業節能和綠色發展評價中心。
財政政策:
《重慶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加強政策支持指引,市經濟信息委將優先推薦列入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名單的企業、園區申請國家級綠色制造系統集成資金、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資金、工業強基工程資金和綠色信貸等相關資金支持,同時利用市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工業綠色發展專項)重點扶持市內企業、園區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并對評定為國家級和市級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單位給予資金獎勵。
根據《重慶市綠色園區和綠色工廠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將在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中分別給予市級綠色園區、綠色工廠一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
文件鏈接:
《重慶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渝經信發[2018]24號)
《關于印發重慶市綠色園區和綠色工廠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渝經信發[2018]60號)
河北省
工作目標:
《河北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建成10家綠色示范園區和100家綠色示范工廠,開發一批綠色產品,創建一批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初步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鼓勵政策:
《河北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將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名單企業和園區納入現有財政資金支持重點范圍,并將優先推薦爭取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等相關政策支持,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同時,各地要積極爭取協調地方財政資金,對獲得認定的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給予資金獎勵。
文件鏈接:
山西省
工作目標:
《山西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省綠色制造水平明顯提升,綠色制造能力穩步提高。深化國家級朔州區域工業綠色發展試點、在10個產業集聚區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共存生態綠色示范園區創建活動、選定50戶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活動、培育100個(或類)綠色產品、推進一批綠色改造重點項目、培育30余戶綠色制造專業服務隊伍。
《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晉政辦發[2019]83號)提出,落實山西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抓好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創建,建設綠色制造體系標準和服務隊伍。組織申報工信部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專項和示范。到2021年,國家級綠色工廠示范企業達到25家。
鼓勵政策:
《山西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對列入綠色園區創建活動的產業集聚區和綠色工廠創建的企業,國土部門將優先予以土地規劃支持,環保部門要開設綠色審批通道;加大對開展綠色試點城市、創建綠色園區和企業的政府性投入,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投向開展綠色制造項目;推進綠色信貸,擴大綠色制造項目信貸規模。
《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晉政辦發[2019]83號)指出,用好創新政策,引導創新投入,激發創新活力。一是用好政府專項資金。省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山西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要重點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成果應用,提高企業的技術競爭力。二是用足創新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企業技術中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投入給予獎補。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及相關進口優惠政策。三是拓寬創新資金渠道。將“企業創新板”打造成為“科創板”孵化器,推動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及在新三板掛牌。依托各類金融機構,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體系,發展適應科技創新的融資擔保、保險和服務。
文件鏈接: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