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22 10:56
來源:中國水網
藍偉光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表示,民營環保企業要想在產業中生存并作出一番成績,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三達膜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后,企業信息全面披露,導致知識產權無法得以有效保護,三達膜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歷程。
“科創板的橫空出世,正是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洞察到了傳統資本市場的沉疴,決定從頂層設計、制度層面支持三達膜之類以科研立足、創新為魂的實體企業。”如今紀念科創板上市一周年,讓藍偉光感受最深的是,科創板審核上市的過程已經跟國際接軌了,它不像早年的主板審核上市,越俎代庖,替市場做價值判斷;而是審核企業的科創屬性、符合不符合上市條件,有沒有完整披露信息等等,這些讓如三達膜一樣的企業有了找回感覺的味道。他評價科創板是為科創人提供了一個打造品牌、融資發展、成就夢想的舞臺,可喜可賀。
今天上午10點,藍偉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在直播間表達了科創板一周年的感受和心得
被稱為環保細分領域“淘金者”的萬德斯也在今年年初正式科創板掛牌上市,作為國內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環保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成立13年來,萬德斯一直都在技術創新、經營模式上不斷尋求突破和改變。
萬德斯董事長劉軍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表示,“科創板上市對于一家民營企業,對于公司全體員工來說是一個里程碑,也意味著未來更大的挑戰與機遇。”在他看來,科創板的上市敲鑼對于萬德斯來說是下一階段技術創新的起跑槍聲,有了資本市場的助力,未來萬德斯將會加快企業技術研發的步伐,加大技術裝備的研究力度,提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程度,保持萬德斯在技術革新方面前進的勢頭。
藍偉光也將科創板上市看作是三達膜發展歷程中重要的新篇章,他表示,募集資金項目落實將進一步壯大公司整體實力,強化競爭優勢。
藍偉光指出,這種競爭優勢,不僅體現在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上,更重要是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標簽,讓企業最大程度的被發現,企業的內涵得到深度展示,讓更多人了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通過科創板的橋梁,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同時能更好的對接央企、國企,促進合作的達成,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豐富。
哪類企業更受科創板青睞?
科創板被多數人形容為一道金光閃閃的龍門,但對于未來大規模涌現的節能環保科技創新企業來講,要通過這道門,依然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對此,作為過來人,劉軍表示,堅持企業自身的發展目標,最大化的發揮企業自身優點,是保障企業在自身所在細分行業的擁有一席之地的前提因素之一。
在劉軍看來,對接資本市場,企業的核心價值及品牌口碑是很關鍵的因素。他告訴中國水網,企業持續的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不斷的做好手頭每一份工作,贏得更多的客戶的信任,最終都會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實現企業的自身價值。
藍偉光同樣強調企業核心技術能力的修煉在對接資本中的重要性,他說,打鐵還要自身硬,企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創新點、閃光點、差異點。
2018年之后,環境產業上市企業資本估值大跌,一直高歌猛進的環保行業被踩了“急剎車”,行業格局發生了巨變,在國家污染攻堅戰的決定性階段,亟需能真正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術、模式出現,能突破“創新者的窘境”,具有破壞性創新能力的企業將迎來天時地利的大好時機。藍偉光強調,從目前科創板成功過會的環保企業中,可以看出,真正有技術有實力的環保企業更能受到資本青睞。
在科創板的標準下,傳統的以投資運營、工程建設堆積體量環保企業難有機會,具有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能解決當下環保難題的環保企業將會有機會通過科創板對接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成長。
通過科創板一年來的運行態勢來看,郝小軍指出,具備以下兩個特征的環保企業會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第一是“硬核科技”,也就是企業要有獨特的核心技術,這里的核心技術不要狹義的理解為只能是自己獨立研發的核心技術,對于技術組合應用的獨到高效也是其中的一種。比如今年5月8日在科創板上市的金科環境(688466),就被行業里譽為“最會用膜的水處理企業”之一,從側面反映了金科環境在膜技術系統應用的硬核功力。
第二是能在“未來的賽道上奔跑”。現在部分中小環保企業在存量業務市場上的競爭透明度愈來愈高,單體項目利潤下滑,某種程度上在拼比誰更Low,這樣的競爭對企業不利,對行業也沒有貢獻,資本市場也不看好,因為沒有未來。以市政污水行業為例,未來技術革新和發展的方向一定得是讓老百姓看得見效果、讓政府看得見改變、讓污水處理企業有實在的收益。
郝小軍強調,從更長遠的角度,面向2049年,未來的污水廠將在城市生態中承擔什么樣的作用?哪些節能、高效、環境友好型的技術會在未來的場景中適用?環境產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久久為功的信心和決心。中小環保企業有時會受限于規模、收入、人才等因素,更多要從實踐中考慮和出發,但是勇于挑戰、敢于面向未來賽道的選手才會有更多的機會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推開科創板的大門。
運行一年后,科創板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對鼓勵企業創新、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意義重大。但它長期的成功還需監管層、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和理性投資者的共同努力。
科創板已注冊生效的環境企業(待上市)1家,提交注冊的環境企業2家,已問詢環境企業3家,申請科創板的環境企業后備力量稍顯不足。王新平認為,這很可能是正在進行注冊改革的創業板分流了部分創新創業環境企業,只要能夠堅持關鍵綠色技術的持續創新,一個開放規范有序的科創板將成為更加便捷的上市窗口。
王新平介紹,目前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多集中于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環保領域的企業數量不是很多。隨著科創板行穩致遠,未來應該會有相當規模的節能環保類創新企業走進科創板。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