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03 11:13
來源:深圳生態環境
為完善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提高全市土壤環境管理水平,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制定了《土壤環境背景值》(DB4403/T 68-2020)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DB4403/T 67-2020)兩項地方標準。目前,兩項標準已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并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18年,我國發布了《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同時廢止《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不再規定全國統一的土壤環境背景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支持開展土壤環境背景值研究。
全國率先開展地方性土壤
環境背景值標準探索研究
目前,我國尚未發布土壤環境背景值標準制定的相關技術規范,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地方性土壤環境背景值標準探索研究,基于全市土壤環境背景精細化調查成果,制定了全國首個《土壤環境背景值》地方標準,確定了赤紅壤、紅壤、黃壤3種主要土類20項污染物的土壤背景含量基本統計量,繪制了深圳市土類空間分布圖。該標準可用于科學評價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區域的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輔助修正建設用地土壤中部分高背景含量污染物的篩選值。
填補了國家標準中
部分污染物指標空白
2018年頒布實施的《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規定了85項污染物指標的土壤篩選值和管制值,為我國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其城市定位、社會經濟、產業結構、公眾需求等方面具有明顯特色,這對土壤環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DB4403/T 67-2020)根據深圳市電鍍、線路板、塑膠等典型行業特征,制定了鉻、鋅等68項污染物的土壤篩選值和管制值,填補了國家標準中部分污染物指標空白。
《土壤環境背景值》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兩項地方標準的發布實施,體現了深圳先行先試、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將為深圳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建設用地的土壤環境管理提供重要技術依據,對促進全市土壤環境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