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28 07:3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安志霞 顧春雨
一陣秋風吹過,從樹上落下幾片黃葉。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總理卻送來了春天的溫暖。
當時讀完也疑惑,課本上的清潔工人與被人說到的、你看到的不太一樣,清潔工人也會收到國家總理的問候。長大后才讀懂環衛工人的不易,不論風吹雨淋,一直有這么一群人在默默堅守工作崗位;也才明白,你扔掉的紙屑和垃圾原來被他們藏起來了;在普通人熟睡時,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他們在錯峰工作。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才有整潔明亮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
其實從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大城市中拿著掃帚掃大街的景象并沒有持續那么長時間。一則《北京環衛集團引領四次道路作業革命》(下文簡稱“四次道路作業革命”)文章系統講述了環衛機械替代掃帚掃大街以及環衛機械化的幾次演變。
大城市環衛工人手拿掃帚掃大街大概在1960年之前;在此之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工作生活、車輛越來越多、城市道路越來越多,用掃帚掃大街的人力模式已經并不再適合衛生清掃。
1963年,北京市清潔車輛大修廠研制了拖帶掃路車,揭開了我國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的序幕。盡管一輛車相當于20個人的作業效率,但是由于存在揚塵缺陷等問題,這類環衛車在當時并未在全國大規模投入使用。盡管受制于諸多原因,1960年開啟的道路保潔機械化作業并未實現大規模應用,然而不再依靠一把掃帚搞衛生卻已成為趨勢。
環衛作業的機械化改良從未停下腳步。改革開放后,城市面貌迎來新變化,居民對城市環境衛生又有了新要求。
在“四次道路作業革命”的記載中,1980年代末我國第一代吸掃式清掃車研制成功,這類型清掃車避免了大量揚塵的出現,并率先在北京城區主干路應用。90年代末,在道路清掃的同時,環衛集團又出動水車對主要道路進行沖刷、灑水降塵,作為一種道路作業工藝輔助機械清掃車輛提高作業效率,并達到無塵化清掃作業的目的;同時期環衛作業機械化清掃在全國開始推廣應用。
1.2. 環衛行業拉開市場化序幕
當時間繼續向后移動,停留在2002年以前。
盡管環衛機械化作業已開始逐漸普及,環衛留下的印象仍多是掃大街,僅此而已。喚彼時的環衛為環衛市場其實也為時尚早。2002年之前,中國環衛市場處于星星點火之時。
而伴隨環衛作業面積的不斷擴大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繼續提高,原有的環衛體制機制并不能適合當時環境發展需求,北京開始率先施行環衛改制。
按照“政事分開、管干分離”的原則,北京市在2000年對環衛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了改革,原北京市環境衛生管理局承擔的市容環境衛生的行政管理職能劃入北京市市政管委(北京市市政管委是負責北京市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環境衛生和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以及城市管理共和執法的市政府部門)。
在此時,北京市組建了三個區域性垃圾清運處理公司(北京市一清、二清、四清環衛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一個機械清掃公司(北京市北清機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三個區域性清運處理公司主要職責是負責城四區全部和近郊區部分生活垃圾的清運處理任務,保證環衛設施的正常、有效運行;機械清掃公司主要承擔二環路、三環路、迎賓線的主路、主橋的清掃,道路沖刷、噴霧壓塵、化鹽融雪、清除小廣告、大型活動的保障任務等工作。
通過這些改革,促進了北京市環衛事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從此,北京市環衛行業開始了市場化道路,并由此帶動全國多地直屬單位改制,并通過獨有的優勢成為環衛市場的弄潮兒。
在北京的環衛市場發生微妙變化同時,被市場化春風拂過的東南沿海城市也出現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環衛企業——僑銀環保。僑銀環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東南沿海地區企業極其靈敏的商業嗅覺。僑銀環保由園林業務起家并以園林為踏板,在成立之后的兩年內開始涉足環衛業務,由此成就了其精彩的環衛發展歷程。
同時期,在環衛作業裝備化企業中,除了北京環衛集團外,還有另外一家企業也不得不被提及,1996年勁旅環境摩拳擦掌并在安徽合肥正式成立。
這些為數不多的環衛企業像極了初春時寂寥荒原上幾顆破土而出的嫩芽,彼時很多人并未預料到十多年后,伴隨城鎮化發展、居民對城市環境衛生服務要求的提升,環衛市場生機勃勃、煥然一新。環衛作業標準和質量裝備的升級,環衛工人不再被喊做“掃大街的人”,而是被稱為“城市美容師”;環衛市場萌發的嫩芽已然成長為參天大樹并自成一派,修煉成環衛江湖。在環保青黃不接之時,為業界側目并成為一方談資,令人暗嘆不已。
這也讓人不禁心生疑問,難道世界真有未卜先知?究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還是有心人搶占先機。本篇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后話,如果沒有靈敏的商業嗅覺、結合自己歷史優勢做好安排和鋪墊,即使企業身處其中,也絕不會有企業的今生和企業自己述寫的輝煌。
環衛今生(2002年至今)
導語:在這一階段,環衛市場化逐漸推進,北京環衛借著奧運會的“東風”不斷壯大,逐步占領了北京的環衛市場,深圳龍澄環保、福建龍馬相繼成立,同時出現了其他領域跨界而來的企業,如啟迪桑德、北控城市服務(原用名)、杭州錦江、浙江旺能、首創環境等,更有通過收并購方式強勢進入的中環潔、盈峰中聯環境……它們分別憑借各自的優勢叱咤環衛市場。而這個時間段是環衛道路作業裝備鼎盛時期,也是環衛企業轉而開始聚焦環衛服務市場的時期。
與此同時,環衛市場不斷涌現“標王級”項目,多次引數家名企爭奪。環衛服務的內容也從單一的“清掃保潔”向“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延伸;從單一服務模式向綜合服務模式進階。多個城市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并更加注重指定符合自己城市特征的垃圾分類體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