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01 09:27
來源:環保筆記本
中國固廢網27日報道,國內老牌餐廚垃圾企業江蘇潔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拍賣,山東水利發展集團子公司水發魯控環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1.28億元獲得競拍。
據作者了解,山東水利發展集團為山東水發集團的子公司。根據水發集團官網介紹,其成立于2009年11月,系山東省屬一級國有獨資企業,主要負責山東省內水利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和重點水利工程的投融資,及省內外涉水項目和相關產業的投資開發和經營管理。形成了以水務環境、文化旅游、現代農業、清潔能源為主的多元化產業格局,現已發展成為山東省內資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條最為完整、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型水務綜合集團,在全國省級水利投融資平臺中處于領先位置。業務遍及全國31個省份,并在尼泊爾、孟加拉、緬甸等8個國家實現了國外市場突破。截至2020年初,水發集團資產規模超過1120億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82%。十年來,水發集團資產年均增長62%,營業收入年均增長67%,利稅年均增長51%。未來將繼續立足“水務環境、現代農業、文化旅游”三大主業,打造水務、農業、環保三大平臺,圍繞“惠民、綠色、智慧”的發展主題,壯大以水務為核心的相關多元化產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山東水利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水發集團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注冊資本182629萬元,總資產80億元,水庫總庫容16150萬立方米,供水能力120萬噸/天,污水處理能力90萬噸/天,主要從事水源地、調水、供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水環境治理、固廢處理、物流港航等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水務環保產業已從山東省內擴展至廣東、安徽、湖北、內蒙古、天津等省外市場。
根據企查查了解,水東水利發展集團下設五個全資控股子公司,其中一個現已注銷。其中魯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包含有水發魯控環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在內的30多家公司。
水發魯控環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由魯控水務集團出資5100萬元占股15%,另外49%股權由蘇州瑞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劉申波持有,公司董事長兼法人代表為牛俊書。
據其網站內容顯示,2014年3月3日,應水發集團開發魯北市場的戰略需求與部署規劃,山東魯北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歷經四年多的發展,從山東魯北水務發展有限公司到山東魯北水務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到山東魯控水務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到魯控水務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長為今日的魯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歷經四次更名,公司從3人的籌備小組發展為千余人的團隊,從零資產的小公司發展為總資產額超過50億元、擁有20余家權屬公司的大型企業集團。
魯控集團從德州市陵城區出發,先后在樂陵、臨邑、武城、平原、齊河、寧津、慶云拓展市場,完成德州地區水務產業布局,實現水發集團開發魯北市場目標。接著,在濟陽投資建設稍門水庫、中標平陰污水處理項目,成功挺進濟南地區市場。而后,走出山東,分別在四川、安徽、湖北、江蘇、上海、北京、香港等地成立、并購子公司,以點帶面,形成全國重點市場布局,并在尼泊爾境內投資建設運營巴格馬蒂水電站,成為水發集團第一個落地的海外項目,邁出了水發集團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魯控集團以水庫建設與工業供水項目為切入點,不斷向上、向下延伸水務產業鏈條,形成從水源地建設、水庫建設與運營、城鄉供水到污水處理的水務一體化。其中,樂陵市水務一體化項目成為示范性項目,平陰污水處理項目成為第一個通過競標獲得的項目和污水處理板塊托管運營的優秀典型,魯控久基公司聚焦鄉鎮小污水市場、駛入市場領域細分出來的藍海。圍繞水務產業,魯控集團還發展了直飲水等相關多元化產業,形成涉水產業體系。
以水務為根基,魯控集團不斷探索、推進投資并購的新領域,形成了“水務、能源、環保”為主導的產業布局。2015年底,魯控集團并購了四川河川投資有限公司,對其權屬的總裝機容量達14.6萬千瓦的9座水電站進行投資,同時以其為水電業務板塊投資平臺,陸續并購了甘孜州永興電力、成都大禹水電建設、甘孜州天海水電、尼泊爾曼都等公司,同時成立了四川川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構建了從建設、資產并購到專業化運營的水電產業結構;2017年6月,山東魯控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拓展分布式能源業務;2017年7月,增資擴股山東明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布局了濟南市東部生物質熱電聯產市場。至此,能源板塊業務布局成型。而后,隨著水發魯控環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立和神州智慧環境投資有限公司的并購成功,魯控集團率先進入餐廚垃圾處理和智能環衛領域,環保板塊業務布局成型。
此次成功競拍蘇州潔凈,有力推動了集團餐廚垃圾處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助于集團打造具有水發特色的餐廚垃圾處理板塊。水發魯控環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將以江蘇潔凈項目為牽引,聯合南充、鄭州等大型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及同時建設的20余座“移動式餐廚垃圾智慧分類處理站”和3個規模化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計劃于2020年底力爭處理能力超過3000噸/日,全力做好推進企業上市的奮斗目標。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