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20 09:54
來源:陜西省生態環境廳
2020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在此背景下,2020年,陜西生態環境工作怎么干?日前,省生態環境廳下發《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明確了今年工作將如何推進、從哪些方面著力、會有哪些新的改革舉措等等。
“時間表”和“路線圖”已設定。新的一年,新的奮進由此啟程。
總體目標: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路線圖
空氣、水、土壤等七個指標向好
今年,我省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目標,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協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全力以赴推進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場保衛戰,確保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生態環境基礎。
總體目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有力落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態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目標任務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確保達到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七個具體指標:
1水環境:國考50個水質斷面Ⅰ-Ⅲ類比例不低于72%,無劣V類斷面。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納入國家考核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
2土壤環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
3主要污染物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10%、10%、15%、15%以上。
4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重點行業的5種重點重金屬(鉛、汞、鎘、鉻、砷)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
5碳排放強度: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以上。
6生態環境安全:生態環境污染事件數量總體下降,堅決防范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事件。核與輻射安全可控,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7重點工作:堅決打贏四大保衛戰。
兩大助力
深化改革、防控風險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藍天保衛戰:壓減水泥、焦化等行業產能;關中地區基本淘汰35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持續加大關中地區鐵路貨運量。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重點壓減水泥、焦化等行業產能。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整村推進散煤治理和清潔取暖,2020年采暖期前關中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任務;關中地區基本淘汰35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積極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持續加大關中地區鐵路貨運量,大幅提高電力、焦化、電解鋁、鋼鐵等重點企業鐵路運輸比例;完成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任務。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控制農業源氨排放。不斷深化工業污染治理: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放許可制度;實施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專項行動。持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強化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健全關中地區應急聯動快速響應機制;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按照績效分級原則實施“一廠一策”清單管理。
碧水保衛戰:降低黃河流域氨氮和總磷入河污染負荷;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完成水功能區劃與控制單元整合試點工作。
全面推進黃河流域水環境保護:加大黃河干流及渭河、延河、涇河及北洛河污染綜合治理;降低黃河流域氨氮和總磷入河污染負荷;開展重點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續推進漢江丹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大尾礦庫治理和環境修復力度。持續強化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成水功能區劃與控制單元整合試點工作;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持續強化污水處置設施運行監管: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堅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凈土保衛戰:摸清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地塊環境風險現狀;完成9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清廢”行動。
積極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2020年年底前,摸清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地塊環境風險現狀。從嚴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健全污染地塊準入環境管理機制,嚴格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騰退土地土壤環境監管。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整治: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與治理試點示范,完成9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持續加大固體廢物監管力度:持續開展以黃河、嘉陵江流域為重點的“清廢”行動;推進廢鉛蓄電池、廢塑料、包裝廢物等污染綜合治理。
青山保衛戰:提升秦嶺生態環境整治成效;開展生態狀況調查評估。
鞏固提升秦嶺生態環境整治成效:修訂《陜西省秦嶺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夯實秦嶺區域市、縣(區)政府屬地責任,持續整治“亂排亂放”問題。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組織開展“綠盾2020”強化監督檢查,持續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扎實開展生態狀況調查評估:組織實施全省生態狀況2015—2020年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及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工作。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組織開展第四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基地”評選工作。
《要點》還提出大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持續落實好助推高質量發展20條舉措,主動服務“三個經濟”和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網通辦”,實現行政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制定我省環評審批正面清單,開展環評豁免管理和承諾制改革試點;抓好貧困地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同時,有效防控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風險。
體系建設: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企業責任、治理監管等體系
三重保障
強規劃,加大科技、信息化支撐力度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