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19 10:27
來源:徐州市人民政府網
中國固廢網從徐州市人民政府獲悉,近期徐州市政府印發了徐州市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根據徐州市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結合2019年項目實施進展情況,2020年計劃實施項目107個,其中續建項目54個、新建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11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3.5億元。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徐州市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的通知
沛縣、各區人民政府,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單位:
《徐州市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徐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徐州市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
為系統化推進全市生態修復工作,抓好徐州市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制定2020年徐州市生態修復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區域樣板,加快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著力構建城市生態系統,提高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水平,推動徐州生態修復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年度目標
根據徐州市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結合2019年項目實施進展情況,2020年計劃實施項目107個,其中續建項目54個、新建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11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3.5億元。
——山體修復工程。計劃實施山體修復項目63個,其中續建項目19個、新建項目44個,年內完成項目7個;年度計劃投資6.66億元。
——水體修復工程。計劃實施水體修復項目13個,其中續建項目12個、新建項目1個,年內完成項目10個;年度計劃投資11.56
億元。
——林地修復工程。計劃實施林地修復項目13個,其中續建項目11個、新建項目2個,年內完成項目3個;年度計劃投資6.24億元。
——農田修復工程。計劃實施農田修復項目10個,其中續建項目6個、新建項目4個,年內完成項目4個;年度計劃投資4.5億元。
——濕地修復工程。計劃實施濕地修復項目2個,全部為續建項目,年內全部完成;年度計劃投資3.54億元。
——沛縣采煤沉陷區修復工程。計劃實施沛縣采煤沉陷區修復項目6個,其中續建項目4個、新建項目2個,治理總面積約17650畝,年內完成項目2個、治理面積4300畝;年度計劃投資0.98億元。
三、具體任務
(一)山體修復工程。1.加快推進露采礦山治理。因地制宜采用地災消除、整體復綠、遺址保護等方式,對城市規劃區重點廢棄露采礦山實施治理,采取市場化方式實施廢棄露采礦山生態修復項目37個。2.積極推進山體公園建設。根據采石宕口的地理區位和現狀條件,加快推進五山公園、拖龍山公園、辛山櫻花谷等山體公園建設。3.切實抓好山體斑禿綠化。加大對城區山體生態改造力度,按照“彩色化、效益化、珍貴化”標準,栽植適生樹種,年度實施綠化補植面積2750畝。
(二)水體修復工程。1.大力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水系貫通、清淤疏浚、堤防修復、水生態環境整治及河道兩岸景觀提升,重點實施市區奎河、京杭運河、房亭河、順堤河綜合整治等工程。2.持續推進黑臭河道治理景觀提升。強化黑臭河道治理,開展事后評估,對完成整治的河道進行園林景觀提升。3.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實施奎河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漢文化景區外圍市政排水污水改造、新城區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升等工程,逐步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三)林地修復工程。1.開展造林綠化。加強“環、點、帶”生態防護林建設,完成造林綠化5000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3.3萬畝,完成森林撫育改造1.25萬畝;實施京杭運河清水廊道防護林建設、徐連高鐵兩側綠化。2.實施山林林相改造。運用營林技術,對新造林進行全面撫育,對生態系統脆弱的側柏純林進行混交改造,提升山林景觀,改造側柏純林1.5萬畝。3.加強城市綠地建設。加快推進臥牛山公園、辛山綠地等工程,持續增加城市綠地面積。
(四)農田修復工程。1.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完成13.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加強采煤沉陷區土地復墾。結合采煤沉陷區分布、沉陷程度和穩沉情況,對沉陷較淺、可復墾的土地,采取“分層剝離、交錯回填、土壤重構”等技術優先復墾為耕地。
(五)濕地修復工程。1.編制濕地保護規劃。開展全市濕地資源專項調查與統計分析,摸清全市濕地分布、類型及面積,統籌
安排濕地保護、利用、監測等重點工程。2.推進濕地修復治理工作。重點利用采煤沉陷區積水區域建設濕地公園,完成泉潤公園、桃花源濕地公園治理,實施沛縣龍湖濕地、安國湖濕地公園建設。3.建立濕地資源保護網絡體系。通過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水源保護區等形式,對省級重要濕地、市級重要濕地、區域重要水源地等濕地資源進行針對性保護,形成重要濕地資源保護網絡體系。
(六)采煤沉陷區修復工程。1.啟動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編制。結合產業類型、人口規模、區域位置等,啟動“十四五”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編制。2.加大沛縣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力度。針對沛縣龍固、安國等大量連片采煤沉陷區,通過土地復墾、水系貫通、生態環境整治,實施龍湖濕地、安國濕地、龍固鎮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修復等治理工程,治理面積約1.76萬畝。3.嚴格落實礦山企業治理主體責任。厘清新生沉陷區和已有沉陷區治理責任主體,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監管。對不履行治理義務的礦山企業,列入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確保“誰開采、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落到實處。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