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11 09:43
來源:生態環境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重慶市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對長江岸線生態保護修復問題統籌開展專項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近日向重慶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反饋。
督察認為,重慶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學篤用、融會貫通、努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構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狠抓第一輪環保督察整改,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重慶市委、市政府組織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市委主要領導帶頭用心學、用情講、用力做,引領全市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重慶主旋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批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各類問題整改182宗,縉云山生態環境明顯改觀。強力整治石柱水磨溪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拆除違法違規建筑13.6萬平方米,濕地生態得到較大修復。
兩年來,重慶市共計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環保督察整改領導小組會等會議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115次,黨政主要領導現場調研督導生態環境工作30余次,初步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同推進。201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7%,節能環保產業增長20%,單位GDP能耗下降2.5%,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長江支流重慶段水質總體良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6天,同比增加13天。
重慶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把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4萬平方公里,設立自然保護地220處1.6萬平方公里。把第一輪環保督察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健全生態環境問題發現機制,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重慶市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要求把接受和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檢驗,作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截至2019年12月,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2529件,其中責令整改1276家;立案處罰561家,罰款2750.1萬元;立案偵查4件,拘留7人,約談327人,問責23人。
督察指出,近年來,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相比,與其所處特殊重要區位和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認識不夠到位,行動不夠自覺。
對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決策認識不深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樹立還不夠牢固。重慶市及巫山縣兩級經信部門明知重慶礦業開發有限公司JT窯水泥生產線應于2012年年底前淘汰,卻始終未將其列入淘汰計劃。巫山縣長期放任該企業違法生產,甚至在該企業生產許可證到期后,還出面協調有關方面為該企業換發生產許可證,導致該企業長期違法排污、破壞生態,對長江保護帶來威脅。
潼南區先后在潼南工業園(北區)引進20個規劃明令禁止的工業項目,導致園區環境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特別是臭氣擾民問題,2017年以來群眾舉報多達625件。墊江縣60多家榨菜加工企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普遍運行不規范,大足區龍水鎮1900余家“小五金”加工企業產業整合升級推進緩慢,區域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還有一些區縣對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督察組現場抽查29件群眾舉報,發現有7件辦理不到位。如,墊江縣未經深入調查,就反饋稱群眾舉報的重慶拓凱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污染擾民問題不屬實。
市水利局對河長制督促指導不夠,有的河長不知道自己是哪條河的河長;有些河流“一河一策”方案不嚴不實,部分區縣巡河不查河現象突出。市林業局2018年6月以來先后11次發文要求區縣清理上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但部署多、檢查少,導致一些違建項目未能納入整治范圍。
二是第一輪督察整改存在薄弱環節。
重慶市大足區玉灘湖2013年納入國家重點支持保護的水質較好湖泊,獲得中央治理資金支持,要求2015年起水質應優于Ⅲ類。但由于在保護治理工作中打折扣,水質從2017年起總體下降為Ⅳ類,部分時段甚至惡化為Ⅴ類或劣Ⅴ類。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實現60個市級及以上工業聚集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覆蓋,但合川工業園區渭沱組團、江津硌璜工業園區均未按要求建成污水處理廠。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現場檢查重慶市某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
第一輪督察反饋指出,秀山縣18家電解錳企業錳渣場均無防滲系統。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秀山縣2017年年底前完成整改。但督察發現,整改工作敷衍應對,歷史渣場整治僅以簡單表層覆蓋代替防滲系統建設,部分在用渣場擅自改變建設規模,甚至偷排直排廢水;使用1456萬元中央財政資金建設的孝溪錳渣場長期閑置,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巴南區明知黃溪口污水泵站存在標高過低導致大量已收集污水又經泵站漏排入江情況,卻任由其長期存在,使建設的污水管網成為“面子工程”。
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年底前完成小水電生態基流問題整改。但督察發現,巴南區在制定整改方案時只字不提小水電生態基流整改工作,其境內五步河和一品河29座小水電站,僅4座建成生態基流泄放設施,部分河段減水甚至斷流問題依然突出。為應付督察,巴南區水利局甚至編造虛假文件。重慶江津白沙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2019年6月才建成投運。督察進駐之后,重慶白沙建設有限公司為掩蓋污水溢流問題,先是埋設暗管分流污水,后又臨時封堵偷排口,期間大量工業廢水通過暗管直排長江。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現場發現重慶市某污水處理廠私設暗管
三是長江岸線治理修復仍有薄弱環節。
部分地方違規建設港口碼頭,侵占破壞岸線。如長江、烏江涪陵段共有7個違規碼頭,累計侵占破壞岸線約2.9公里。萬州區華歌生物化學有限公司2萬噸四氯吡啶項目選址位于長江干流1公里范圍,違反國家有關要求,但萬州區政府及萬州經開區管委會默許項目建設,區生態環境局還于2019年4月批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直到督察組發現后才叫停項目。
督察還發現,市交通局對全市港口碼頭建設情況掌握不全面,對紅獅巖灣、寂靜港、金盆貨運等非法碼頭,市、區(縣)兩級交通運輸部門既未依法查處,也未督促整改。市經信委對沿江化工企業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對沿江1公里范圍內的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新濤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業沒有納入監管清單。
長壽區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擅自改變環評指定固體廢物堆存地點,在距長江岸線不足800米的山坡上,違規堆存約30萬噸混入其他固體廢物的鋼渣,且未采取防淋防滲措施,超標淋溶液直排長江。緊臨該渣場的重鋼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場及重慶鈺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廠區內,也分別堆存大量鋼渣等工業固體廢物,未采取防淋防滲措施,淋溶液直排環境。
四是督察還發現一些其他突出問題。
近年來,重慶市一些地方違反自然保護地管理規定,擅自侵占破壞生態資源開發建設房地產。開州區對在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違規建房問題長期放任不管,甚至支持。重慶市通報有關問題后,開州區黨委、政府仍未引起足夠重視,截至2019年7月,已建成10個房地產項目,總計建筑面積21.6萬平方米,造成嚴重生態破壞和安全隱患。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黑山縣級自然保護區43.9平方公里緩沖區和核心區納入旅游景區規劃范圍,導致部分房產項目、鄉村酒店、旅游設施等違法侵占保護區。城口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州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彭水茂云山縣級自然保護區等也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建設等問題。
部分區縣排水管網雨污分流不徹底,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部分區域污水管網缺口較大,生活污水溢流問題比較普遍,部分區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緩慢。如,兩江新區悅來污水處理廠、秀山縣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長期在100毫克/升以下,北碚區、城口縣、忠縣等城市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達到30%左右。
另外,全市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成為影響次級河流水環境的重要因素。2018年,重慶市水產養殖面積83024公頃,每年大約10770萬噸尾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化肥農藥減量工作不嚴不實,全市單位播種面積化肥實際使用量不降反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有待加強。如,重慶天志環保有限公司長期委托他人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問題,相關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
督察要求,重慶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大保護的戰略決策,加強長江岸線管控和重點湖泊治理,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要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分清責任,并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重慶市委、市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有關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重慶市委、市政府處理。
原標題: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重慶市反饋督察情況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