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29 10:50
來源:環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經歷了“三審三讀”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極有可能在這個“五一節”前表決通過。
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與會人員普遍認為:
修訂草案經過多次修改完善,充分吸收了各方面意見,進一步增強了制度規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已經比較成熟,建議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
據了解,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又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本次審議之前,2019年6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和12月的第十五次會議已經分別進行過兩次審議。
不出意外的話,這次審議之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將在4月29日表決通過。
01
“垃圾減量化”已是板上釘釘
根據媒體報道,這次《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最大的幾個亮點,都與“垃圾減量化”有關。
首先是禁止“洋垃圾”入境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為緩解原料不足的情況,中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由此帶來了不小的環境問題。
因此,《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這方面,生態環境部其實更加迫切。早在去年5月,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就表示,環境部正在積極推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力爭法律早日修訂出臺,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圖為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可以預期,《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通過后,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其次是垃圾分類
去年7月,上海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隨后,各大城市紛紛跟進。今年5月以后,北京也將開展垃圾分類強化執法。
不過,各地的垃圾分類實踐目前仍是“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上位法支撐。
為此,《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能力建設。已經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應當按照規定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將垃圾分類的內容寫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一方面有利于突出重要性,以立法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統一要求,實現“收集-運輸-處理”全鏈條的垃圾分類。
最后,還有快遞垃圾減量化
近兩年來,隨著每年“雙十一”購物節的大賣,快遞垃圾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公眾的注意。
為此,《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中專門增加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避免過度包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過度包裝的監督管理。
電子商務、快遞、外賣等行業應當優先采用可重復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優化物品包裝,減少包裝物的使用,并積極回收利用包裝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
國家依法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外賣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況。
總的原則,就是大幅減少快遞行業塑料制品的使用數量,同時大力推進開發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替代材料,以實現“快遞垃圾減量化”的目標。
以上三條,無論是禁止“洋垃圾”入境、垃圾分類,還是快遞垃圾減量化,最終都將導致垃圾數量的大大減少,這將對整個固廢產業鏈造成深遠的影響,行業內需提前做好準備。
02
醫療處理市場規模將達110億元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也不全是壞消息,有些細分市場就有望進一步打開。
首先就是當下最火的醫療廢物領域,修法很大一部分內容都與它有關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規定:
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危害公眾健康、污染環境。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和處置醫療廢物。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
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車輛、場地、處置設施和防護物資。
總之,就是對醫療廢物的管理方式、責任主體、應急管控等做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未來,這些要求逐步落地,將激發醫療廢物處置市場的需求集中釋放。
國金證券預計,到2023年,中國醫廢產生量將達到250萬噸,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規模達到110億元。
據媒體報道,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多家企業正在加快布局醫廢處置板塊。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