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江蘇省政府關于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意見

時間:2020-04-23 10:25

來源:宿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十)加快發展低碳經濟。加強重點行業能源智慧化管理,實施節能改造和用能監測預警,完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標準,探索建立從項目審批源頭落實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及低效率項目監管體制,進一步提高綠色準入門檻。實施能效提升計劃,推進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倒逼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深入開展低碳社區、低碳商業、低碳旅游、低碳企業試點。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創新市場化節能減排手段,培育壯大一批碳交易、碳資產管理服務公司,創建一批零碳城市、零碳園區、零碳工廠,推動長三角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南京市南部新城中芬低碳生態示范區、常州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低碳城市。

(二十一)打造綠色消費新引擎。大力推廣綠色消費理念,完善促進綠色消費的政策體系,深入開展反過度包裝、反食品浪費、反過度消費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開展綠色出行創建活動,鼓勵公眾降低私家車使用強度,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水平。完善綠色產品市場準入和追溯制度,推廣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快形成安全、便利、誠信的綠色消費環境。支持各地開設跳蚤市場,鼓勵企業開設閑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提高閑置物品利用率。倡導餐飲企業提供小份餐飲、自主餐飲和分餐制等節儉用餐服務,推行綠色餐飲自律,提升餐飲外賣、快遞包裝等行業綠色發展水平。支持南京等地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二十二)推進綠色產業開放合作。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積極開展綠色產品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綠色貿易技術,擴大節能、節水、節材等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出口,鼓勵采用境外投資、工程承包、技術合作、裝備出口等方式,推動綠色制造和綠色服務率先“走出去”。引導外資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領域,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實施綠色化改造項目。加快推進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搭建綠色產品交易平臺,加強綠色供應鏈國際合作,推動綠色貿易發展和貿易融資綠色化。深化與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綠色產業科技合作,探索建立綠色產業發展區域合作聯盟,共同推進綠色技術攻關,共建綠色產業集群。探索建立園區合作利益共建共享機制,統籌推進產業轉移和產業轉型,發展“飛地經濟”,加快形成一批合作園區管理模式、先進經驗和品牌。

(二十三)提升產業安全生產治理能力。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等手段,加強全方位、全流程管控,大幅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堅持源頭治理,嚴格項目安全、環保、能耗準入審查。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安全生產責任追溯制度,聚焦化工、危化品等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推進“互聯網+安全監管+應急調試”,建立線上監管與線下現場執法協調機制,完善安全生產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推動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十四)強化產業發展污染治理。加強大氣環境治理,推進重點行業實施深度治理和節能改造,鼓勵家具、汽修等行業污染工藝過程使用“共性工廠”,按照“集中建設、共享治污”理念,試點建設可供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綠島”,促進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協同治理。強化水環境治理,嚴格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推進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加強水源地長效保護。統籌推進工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船舶港口等水污染治理,加快城鄉黑臭水體治理,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立省級灣(灘)長制協調機制。推進長江、太湖、洪澤湖、高郵湖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積極推進退圩還湖、探索開展湖泊生態清淤、聚泥成島試點。強化土壤環境治理,推進土壤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實施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專項整治以及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推進畜禽、水產健康養殖。建立危險廢物全周期環境監管體系,推進解決工業固體廢物遺留問題,支持國家級“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六、完善綠色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二十五)營造綠色產業發展營商環境。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區域能評、環評+區塊能耗、環境標準項目審批改革,簡化環評審批程序,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完善環境守法信任保護名單制度,推進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研究制定高于國家、行業水平的招商選資綠色標準。加強市場誠信和行業自律機制建設,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實減輕綠色產品生產企業負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綠色產品標準實施、認證結果使用與效果評價。加大綠色產品首次推廣使用力度,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鼓勵企業自主開展綠色采購。

(二十六)強化財稅產業政策支持。建立綠色產業準入機制,編制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提高產業準入門檻。支持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建設,在項目核準、土地審批等方面依法依規建立綠色通道。統籌安排高效利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加大對綠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資源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補貼+第三方治理+稅收優惠”聯動機制,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二十七)創新綠色產業發展價格機制。深化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建立城鎮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全面建立覆蓋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建立有利于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嚴格執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政策,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差別化電價及部分環保行業用電支持政策,鼓勵各地探索建立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機制。到2025年底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污水處理企業用電、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港口岸電運營商用電、海水淡化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積極探索碳排放權交易、可再生能源強制配額和綠證交易制度等政策。

(二十八)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鼓勵商業銀行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完善環保項目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和綠色信貸風險監測評估機制,爭取政策性銀行綠色信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節水減排、污染治理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依法落實對生產和使用先進環保設備的企業實施減免稅、低息貸款、折舊優惠等鼓勵政策。實施綠色債券貼息、綠色產業企業發行上市獎勵、綠色擔保獎補、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保費補貼等政策。支持市縣在省下達的本地區債務額度內申請發行符合條件的生態保護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和再融資,開展環境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支持發行綠色企業債券。積極發展綠色擔保,探索建立中小企業綠色集合債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環境綜合整治、污染場地修復、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探索公益性生態項目盈利模式。加快發展綠色保險,鼓勵保險機構參與環境風險治理體系建設。探索發展環境權益融資業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積極創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編輯:徐冰冰

0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0人參與 | 0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