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10 09:39
來源: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
6.移動源使用移動源的企業嚴格移動源使用管理,建立移動源使用管理臺賬,規范移動源油品使用、車用尿素使用、排放檢測、車輛維護保養等各個環節,確保使用的車(機)符合排放階段相關要求并達標排放。簽訂綠色運輸承諾書,逐步提高清潔運輸比例。制定重污染天氣運輸車輛應急響應方案。
7.其他污染物企業全面梳理污染物種類,針對其他類型(熱污染、光污染等)污染物提出包括源頭預防、工藝改進、管理提升、末端治理等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措施。
9.規范化排污口企業按照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遵循便于采集樣品、便于計量監測、便于日常現場監督檢查的原則,建設規范化排污口。已建設排污口的企業按照《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環監﹝1996﹞470號),對排污口進行規范化整治。企業各類排放口需規范設置圖形標志牌,標志牌的設置參考生態環境部《<環保圖形標志>(GB15562.1-1995)和<環保圖形標志>實施細則》有關規定。
10.自動監控設備企業按照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求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并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有效管理,保證設備穩定運行、監控數據有效傳輸。具體包括:規范建設自動監控設備站房,確保自動監控設備正常運行和維護;建立和完善自動監控設備操作、使用和維護規章;對符合要求的第三方運營單位日常運維情況進行監督;提出自動監控設備故障時手工監測數據上報的管理要求;對監控數據傳輸情況進行跟蹤管理,發現異常數據及時報告、查找原因、實施整改。
11.用電監管設備企業按照《河南省涉氣排污單位污染治理設施用電監管技術指南(試行)》等相關要求,安裝用電監管設備,確保用電監管設備正常運行和維護,用電監管數據真實、有效、規范傳輸。
12.門禁監控系統企業按照《河南省大宗物料運輸企業管控門禁系統聯網規范(試行)》等相關要求,安裝門禁監控系統,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和維護,監控數據真實、有效、規范傳輸。
(四)環境應急管理
1.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的范圍包括所有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環境、人員、設備設施等。通過排查對隱患進行評估,確定環境風險等級,根據隱患排查和分級結果,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并按照有關規定分別開展隱患治理。
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企業在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執行備案規定,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落實各項風險防控措施,對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進行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并對應急演練的效果進行評估、總結。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企業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依照應急預案開展事故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五)廠區環境管理企業廠區內無明顯異味,無明顯揚塵,無明顯廢液灘積;物料、廢棄物、產品等規范堆存,標識清楚;生產設施或廠房、設備、管道等無明顯積塵或污物堆存;廠區道路、物料堆場、裸露的土地硬化或綠化。
(六)污染防治攻堅任務落實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省、省轄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對照總體目標任務和時限細化分解,壓實責任,確保完成年度攻堅任務。
四、企業自評與持續改進
企業建立環境規范化管理績效評定制度,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環境規范化管理自評,驗證各項環境管理要求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發現問題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并納入下一周期的環境管理提升計劃中。
五、監督管理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標準對企業環境規范化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將企業開展環境規范化管理工作的結果,作為企業環保信用等級評價、綠色環保引領企業評選、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管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環保資金扶持的重要依據。同時,對環境管理規范的重點排污單位列入年度執法“無打擾”企業清單;對環境管理比較規范的非重點排污單位列入“雙隨機”檢查,減少檢查頻次;對不符合環境規范化管理指導標準的企業,強化監管,督促整改,構成環境違法行為的,依法嚴肅處理。
編輯:王媛媛
天然無菌污水處理藥劑,歡迎聯系18853663733
------$81uB1PSawdA$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