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03 10:12
來源:中國水網
編者按:2月17日,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全新升級上線運行。新平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強化數據分析應用,增強政府項目監管能力,提高政策前瞻性,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強化信息公開透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規范項目推進實施,增強公眾監督和參與度,有效約束各方履約行為,保障PPP規范高質量發展。新平臺的上線預示著PPP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又邁向新的階段,平臺將向著更先進、更有效、更透明的方向良好、穩定運行。近日,中國水網收到了筆名為“小船長”的外部投稿,對PPP綜合信息平臺的升級給予了高度贊許。他也實際運用了下這個平臺,發掘了一些項目不規范之處,證明了信息公開可以帶來社會監督,由此萌生了投稿的想法,相信PPP定會行穩致遠。
新的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系統更新后,只聽得坊間傳聞錄入信息更詳實,更全面,卻未曾有機會登錄。直到前天負責的一個項目,被關聯到了項目公司需要補充信息錄入,終于可以登錄一睹廬山真面目。
更新后的系統涉及到了實施機構、財政部門、咨詢機構、專家和項目公司。我從實施機構、咨詢機構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可研報告的相關信息,如投資構成、可研中每年的運營成本、運營收入都得逐年錄入;物有所值報告的PPP值、PSC值的計算參數也要錄入,實施方案中合作期每一年的運營成本、收入、凈現金流量、負債率、備付率等也要完善,總之事無巨細,錄得讓人有點頭大。相比之下,我們項目公司要錄入的信息就少多了?暗自慶幸。
PS:新系統開發單位,能否把系統搞的更智能一些呢?比如把要錄入網頁的全部信息輸入到word里上傳,自動識別呢?我們只要負責上傳營業執照、資本金到賬證明文件、施工和用地手續文件等?
想到之前公司領導安排我寫一個PPP項目投資決策分析報告,于是我在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上扒拉同類型的項目信息。沒想到扒拉來扒拉去,給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瓜,是關于咨詢機構和專家的。各位觀眾,請坐好,啤酒瓜子花生準備上,聽我分解:
打開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輸入“新蔡”,可以看到入庫項目清單:
點開了第一個,很多信息還沒到公示期:
于是,我們看第二個,信息已經全部公開:
點進VFM報告看看,就看到了第一個瓜,自己評審自己單位的項目:
再打開資格預審文件:
后來,打開了評標專家名單,發現上傳的還是這個文件,仔細一看,原來把資格預審評審報告信息給上傳錯誤。
我們繼續看當地的其他項目,這次還好,沒有自己評審自己的項目:
于是,我們又看了它的資格預審評審專家和采購的評審專家,結果,又有瓜了:
復審是什么情況?是什么情況下還能抽到同樣的專家?政府采購搞的像茶話會?
這吃瓜的勁頭,根本停不下來,繼續往下看第四個項目,結果信息未公開,過:
那就看第五個,嗯,果然還是這家咨詢機構,優秀的市場拓展能力:
直奔評標環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