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30 16:30
來源:陜西省生態環境廳
(三)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11.嚴格落實醫療廢物監管措施。加大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處置全過程監管,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做到日產日清。完善應急預案,細化管理制度,落實應急處置措施,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12.積極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推動農用地詳查成果運用,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2020年底前,摸清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地塊環境風險現狀。
13.從嚴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健全污染地塊準入環境管理機制,嚴格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騰退土地土壤環境監管。強化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監管,嚴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質排放,落實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制度。
14.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整治。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與治理試點示范,完成9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
15.持續加大固體廢物監管力度。持續開展以黃河、嘉陵江流域為重點的“清廢”行動。開展危險廢物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行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創新危險廢物管理,推進廢鉛蓄電池、廢塑料、包裝廢物等污染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落實重金屬年度總量減排任務,完成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
(四)持續推進青山保衛戰。
16.鞏固提升秦嶺生態環境整治成效。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陜西省秦嶺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夯實秦嶺區域市、縣(區)政府屬地責任,持續整治“亂排亂放”問題。認真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執法工作實施方案》,加大多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力度,鞏固擴大專項整治成果。
17.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組織開展“綠盾2020”強化監督檢查,嚴格核查自然保護區內遙感監測疑似問題,抓好突出問題整改落實。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持續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
18.扎實開展生態狀況調查評估。組織實施全省生態狀況2015-2020年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及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工作。做好2019年度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考核工作。推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和勘界定標工作。
19.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組織開展第四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基地”評選工作。
(五)大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全面落實助推“五新戰略”措施。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落實好助推高質量發展20條舉措,主動服務“三個經濟”和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完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政策措施,推動“三線一單”落地實施,積極做好成果應用。
21.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不見面”審批,推進“一網通辦”,實現行政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持續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制定我省環評審批正面清單,開展環評豁免管理和承諾制改革試點。主動加強環境治理服務,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22.持續加大生態環保扶貧力度。繼續加大生態環境領域精準扶貧力度,抓好貧困地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扎實完成“兩聯一包”扶貧任務。
(六)有效防控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風險。
23.不斷加強突發環境事件防范和預警。加強尾礦庫、廢棄危險化學品、陜北石油管道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開展生態環境安全評估,重點流域實施”一河一案一策”。推進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建設,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堅決遏制重特大生態環境事件發生。嚴格生態環境領域社會風險系統管控,妥善處置“鄰避”問題。
24.全力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嚴格核與輻射監管,組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深入開展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建立省級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強化輻射事故應急響應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25.扎實開展平安陜西創建工作。持續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扎實整治生態環境領域行業亂象,嚴肅查處“四亂”行為。抓好維護社會穩定各項措施落實,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深入推進平安陜西創建。
四、深入推進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
(一)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
26.推動落實各級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制定我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推動實施《陜西省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責任體系和問責制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管理。
27.持續加大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加快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專項督察整改。認真落實大氣強化監督定點幫扶督辦問題整改任務。精心做好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的配合保障工作。
28.扎實開展省委生態環保督察。推動實施《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啟動第二輪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圍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環節適時開展專項督察。扎實開展漠視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不斷鞏固提升整治成果。
(二)健全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
29.努力實現排污許可全覆蓋。持續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全面開展排污許可清理整頓工作,4月中旬完成火電等33個行業清理整頓,8月底完成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證核發、登記及清理工作,實現從固定污染源監管到排污許可全覆蓋。探索建立聯動機制,強化“一證式”監管,制定激勵企業按證排污政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全面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工作方案。認真做好“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減排效益評估,開展“十四五”減排潛力研究。建立排污權二級交易平臺,啟動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
30.健全完善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制度,督促企業依法排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大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強制性審核力度。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修訂大氣、水等領域生態保護補償(獎懲)制度。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