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26 09:36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
(三)組織實施
2020年9月底前,初步建成農村牧區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運行體系并穩定運行。
(四)經驗總結
2020年底前,總結試點旗縣(市、區)的經驗做法,在具備條件的旗縣(市、區)普遍開展農村牧區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牧區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將其作為推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農牧部門負責生產垃圾治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有害垃圾處置環節的監管,供銷合作社參與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二)落實資金保障
各試點旗縣(市、區)人民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農村牧區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投入,整合項目資金,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工作經費,通過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促進建立健全農村牧區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自治區農村牧區垃圾處理補助資金將向試點地區傾斜。
(三)加強宣傳引導
各試點旗縣(市、區)要加強農村牧區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宣傳引導,通過設立垃圾分類宣傳展板、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材料等方式進行宣傳,讓廣大農牧民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環保理念。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公眾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報道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情況和典型經驗,提高社會各界和廣大農牧民對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四)強化督促指導
各有關盟市要定期進行督促指導。各試點旗縣(市、區)要對效果明顯的蘇木鄉鎮、嘎查村及個人給予獎勵,對積極開展試點的蘇木鄉鎮、嘎查村在配置環衛設施時給予適當傾斜。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