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19 10:35
來源:南京人民政府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政府同意市城管局擬定的《南京市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2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京市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市城市管理局2020年2月)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市城管系統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凝心聚力,扎實苦干,努力實現管理高標準、建設高質量、執法高效能,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貢獻更大力量。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樹牢“城市管家”意識,扎實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努力提升城市治理的現代化水平,打造精致宜居的城市面貌,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在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上體現使命擔當,不斷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
(二)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是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的主線。完善多方參與的治理結構,創新互動融合的治理方式,夯實設施建設的治理基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實現城市管理的“精管善治”。推進城市管理“八化”戰略是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的路徑導向。一是推進城市管理法治化。完善城市管理規章制度,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執法,強化執法責任追究機制,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進管理工作。二是推進城市管理標準化。加強城管領域的標準制定,充分發揮標準體系的技術支撐和制度保障作用。三是推進城市管理網格化。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標準,建立起“覆蓋全面、重點突出、責任明晰”的管理網絡,夯實長效管理。四是推進城市管理專業化。把培養專家型的城管干部作為重要任務,用科學態度、先進理念、專業知識提升管理水平。五是推進城市管理智慧化。更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手段,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六是推進城市管理便民化。要把最大限度方便市民百姓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在行政審批、民生保障上避免懶政傾向,增強群眾的獲得感。七是推進城市管理社會化。建立城管部門與市場、企業、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務的有效機制,形成共治共享格局。八是推進城市管理市場化。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城市管理,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的領域,將環衛作業、公廁管養等更多城市管理公共服務推向市場。
(三)工作目標。2020年城市管理要實現市容市貌精致有序,環境衛生整潔干凈,管理難點有效緩解,設施短板全面破解,執法保障攻堅能力有提升,全面小康任務全部完成,高質量發展指標省內領先。
二、重點任務
(一)聚力精管善治,強化城市容貌治理。一是推進背街小巷整治。開展200條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整治過程多聽取市民百姓的意見,完善便民設施,深挖文化底蘊,打造成“全域旅游”的亮點。整治完成的街巷,在全面落實路(街巷)長制的基礎上,對餐飲業、五小行業、再生資源業的門前三包進行重點治理,嚴查對下水道亂排油污的行為。二是充分發揮考核的杠桿作用。城市治理考核要聚焦重點區域,圍繞醫院、校園、地鐵站點周邊,加大信息采集頻次,努力解決市容亂象;要聚焦難點問題,針對占道經營、倚門出攤等行為,發現問題即扣分,二次發現加重扣分。推進落實“雙考核、雙推送”制度,督促六城區開展部事件考核,市區聯動,推動問題整改。三是提升重點區域環境面貌。組織開展新街口、紫東地區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提升核心片區的景觀品質,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打造“美麗古都”名片。開展違法戶外廣告設施整治,嚴格落實“掛牌督辦、銷賬管理、違規零增長”。四是提升景觀亮化水平。制定出臺《南京市城市照明專項規劃》,堅持適度建設原則,突出暗夜保護,留出城市仰望星空的區域。重點完成主城區內4154套老舊鈉燈燈具改造,并突出重點景區亮化整治,打造夜游品牌。五是系統性治理違建。對新增違建實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有效治理存量違建,實行銷賬式管理,強化多部門聯動,規范房地產開發建設行為,嚴查擅自增加建筑面積行為。2020年治理違建100萬平方米。六是加強清洗管理。對全市600個備案洗車場進行星級評定,激勵洗車企業誠信經營;開展100棟不潔樓宇清洗;制定老舊小區亂張貼治理指導意見,開展1000個小區公共信息欄規范設置。
(二)聚力全面小康,強化環境衛生治理。一是堅決消除市域衛生死角。全市開展系統性普查清查,重點針對老舊小區積存垃圾、綠化帶垃圾、未開發工地亂堆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加強城郊結合部、農貿市場周邊區域環境衛生保潔。二是提升保潔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在背街小巷、慢車道、人行道推廣使用小型作業設備,提升機械化作業能力;推廣使用新型抑塵車,重污染天氣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業頻次,全市主干道機掃率達到95%以上。加強新街口等核心片區深度保潔,嚴格遵循全市統一作業標準,規范作業流程,避免形成“二次污染”。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擴大道路塵量考核范圍,不斷完善考評機制,細化考核標準,道路塵量檢測合格率達到90%以上。三是持續推進全域廁所革命。2020年新改建600座農村公廁,30座城鎮公廁,推動社會單位廁所對外開放,加入廁所開放聯盟,進一步完善公廁布局,加強公廁管理保潔,維護設施設備完好。四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確保每個涉農社區、行政村至少有2座無害化衛生公廁,堅決取締農村旱廁。
(三)聚力高質量發展,強化垃圾綜合治理。一是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一季度,要加緊研究完成各項方案、標準規范的制定;二季度,各區要抓緊推進小區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改造,推進收運力量整合,提升分類回收場站處置能力,組織培訓垃圾分類志愿者2萬名;三季度,各區要完成小區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改造和收運力量整合,實現全域覆蓋、全程分類的收運處置體系,形成全民知曉的濃厚氛圍;四季度,以出臺《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契機,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二是開展農村垃圾分類。以戶為單位實現農村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戶初分+保潔員上門分類收集模式比例達到90%以上,提升“一街兩站”設施水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三是全面加快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建設。加快重大項目建設,2020年建成運行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二階段、溧水天山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六合餐廚處理廠等。開工建設江北生活焚燒發電廠二期、六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城東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棲霞餐廚垃圾處理廠、玄武區堯紅路轉運站工程,完成江南餐廚垃圾處理廠一期前期工作。2020年底,全市焚燒設計日處理能力達到7000噸,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到950噸,實現高質量發展考核爭先進位。
(四)聚力機制創新,強化停車秩序治理。一是加快推進智慧停車信息系統建設。研究制訂智慧停車信息系統數據標準,有計劃有步驟的將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數據接入全市平臺,進一步融合全市的停車管理資源,真正實現“一網通”。二是積極推進道路臨時泊位分時收費試點。強化部門聯動,發改、城管、交管等部門對道路的車流量、泊位周轉率等數據,進行測試與分析,研究出臺分時收費政策,并在部分道路試點。三是嚴管機動車的停放。對于易發生停車秩序混亂的路段,采取錯時、延時工作制度,增加巡查頻次;加大支路街巷違停貼單執法力度,執法貼單有效率達到90%以上,提高“毛細血管”通行率。四是提高共享單車管理社會參與度。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管理和騎行,由共享單車企業提供8萬張月卡,組織志愿者“快閃”等活動,通過公眾參與規范單車停放。五是進一步推廣市區街社區“四級管理”。在2019年取得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實施小區內部泊位與周邊道路臨時泊位融合管理,進一步緩解小區停車難。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